2)第386章 禁毒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骗,从而将别人引上歧途,最后再向其出售成瘾类药物。

  战绩辉煌,韦珣借机将十月十日定为华夏禁毒日,以此来让全国铭记这一次行动的辉煌成绩和警惕世人。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即便华夏极为重视国内的情报网络,重视干部的素质和反间谍能力,但依旧有不少人被要挟或者被收买。

  尤其是在桂省,因为靠近东南亚和法国殖民地,被收买的干部和民众更多。

  其次是在武汉和沪市的,靠近英法租界的渠道也让不少人成为庇护伞。

  听到报告的韦珣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的,毕竟人多了垃圾也就多了。

  不论是什么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为利益,因为权势或者因为被要挟而成为外国人的走狗爪牙。

  但对于这类人,韦珣的态度是绝对不姑息。

  判刑?这个真的很难震慑人心,将其放入牢里一天天还浪费粮食,韦珣的做法是直接以杀止罪。

  杀一个人不够,华夏是个人情世故的亲缘社会,比起淡漠的外国人来说很多时候家人亲友的性命和未来是要大于自己的。

  现在华夏不少地方依旧是十几人数十人的家族式家庭,这更进一步让不少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让家族获利。

  罪不及家人?不搞牵连?

  那不是韦珣的性格,他没有那么伟大和仁慈,尤其是在这个混乱的大争之世,只有严酷的后果才能将这些人震慑。

  根据华夏建国之后的刑法规定,出卖部门、机关、国家的情报信息都是重罪,出卖给国外势力更是重中之重,轻则无期重则矫绞刑。

  在如何让罪犯生不如死这个事情上,华夏从商朝就已经有了,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即便在不少轻罪中罪上面得到改善不再使用,但叛国、谋反、贪缚、间谍、拐卖妇女儿童、范毒、强J等重刑上,不仅没有免除甚至还有加重的。

  这还只是针对个人的处罚,针对三代以内的血亲,也会剥夺政治权利和后代的爵位获取,处大额罚金,这些人除非是有大功于国家,否则不会免除这个罪名。

  韦珣就是要让整个华夏的国民都知道,一个人犯罪不是治罪一个人,而是一家在都要受牵连。

  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家庭和血缘的纽带,让这类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考虑家庭、考虑亲属,以此来坚定他们抵抗诱惑的信念。

  韦珣可不想一个间谍罪只是拘押十几年就释放出来做人,更不想各种重罪犯人好好的活着。

  死,每个人都会惧怕,家庭,亲属和后代,绝大部分人也会牵挂。

  韦珣主导的华夏已经用法律的严酷将这类犯罪极大的打击,就连每年过节,家中的长辈说得最多的就是提醒子孙后代不要犯下重罪,安生过日子。

  或许在后世的人看着现在的华夏是封建体制的残暴,但利益真的会让很多人铤而走险。

  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已经是华夏在各种对国家和社会有着严重后果的罪行量刑的根本宗旨,而不是虚伪的效仿西方世界搞所谓的民权民主。

  因为在他们犯下此类罪行之后,华夏的司法机关就会有限剥夺其华夏公民权,也就是剥夺了其人权。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