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华俄议和二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哨站。

  只要俄军骑兵敢扒铁路炸桥梁,华夏的骑兵也会快速的做出反应。加上各个哨站都装备了电话,即便铁路被破坏,也能及时避免损失,多花费一些功夫就能修复通车。

  沙俄平民的驱逐工作也极为顺利,本来作为强制移民已经罪犯的他们这辈子都不能回到欧洲的,但如今有着华夏的威胁,他们顺理成章的可以乘坐免费的火车抵达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虽然不如伊尔库茨克繁华,但也算是沙俄东方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新西伯利亚的总督也很高兴自己的辖区可以获得大量的移民,毕竟干系到他的政治生涯,将新西伯利亚经营得好好的,然升职转入中鞅或者调到东欧的富裕地带。

  尤其是华夏已经打到了亚尔斯克,再待上几年说不定就是一个弃守辖区的罪名。

  比起东欧人口的稠密,广袤的新西伯利亚辖区缺极度的缺乏人口,在沙俄平民眼中这根本就是苦寒之地。

  平时除了罪犯之外,也就是被解放的农奴过来找生计,现在看华夏做的就是将整个叶尼塞河以东的人口全部驱逐到新西伯利亚,他如何能不开心。

  这个消息是华夏在新西伯利亚布置的间谍发来的,可信度极高,辅助的证据也是真实的。毕竟贪婪的沙俄官僚难得一次大发善心管这些平民的死活,不仅分田地,还允许平民和他们借粮。

  不过另外一则消息就让他头疼了,远东和伊尔库茨克不仅居住着沙俄平民,还居住着不少突厥系原住民。

  他们臣服于沙俄,复兴军来了之后虽然没有反抗,但一副这里是我家,你们谁来我给谁纳税的态度,让郭松龄不知道怎么办。

  这些人不算少数,加起来得有近二十万,这还的拜沙俄的血腥统治所赐,另一个时空的江东六十四屯事件惨烈,这些原住民也好不到哪里去。

  能有二十万还是因为沙俄觉得远东缺乏人口人力,广袤的土地多这么一些人多点人气,多点税收。

  “众卿之奏疏,朕已知悉。北方之原住民,宜以内外蒙之政策管理,不偏不倚。与其等明言:无有任何一丝一毫之优待。去者不究,留者亦允。”

  “于沙俄之平民、哥萨克等族,则以利害威逼,迫其离去,以供我华族之生存。”

  “诸卿于北方,战争如何进行可因地因时因势自定战略,冬临之际肃清安加拉河以东即可。”

  “吴佩孚之兵团,务必扼守亚尔斯克,补给之需,重中之重,需以重兵护之。”

  写完这些,韦珣拉了拉书桌上的铃铛,等出了书房,谢毅已经在等待了。

  “将电报发往北方郭、邓、吴三位指挥。”

  “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北方大局奠定之后,韦珣也得空宠幸几个贵妃了。

  之前一直忙于国事,忧心战争局势,也就没有什么心思,现在心神放松,他打算再给自己生几个孩子。

  现在仅有一子一女,陈秋怡的地位已经稳固,韦开的皇太子身份也已经确定,多生几个孩子逗弄一下,扩大一下皇室成员还是不错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