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决战计划-完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军快速穿插掌握险要的地形、交通要道或者切断沙俄军队的退路,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沙俄在北方的两道防被破,那么华夏三个军的机动步兵就是一柄分割血肉的快刀。

  哪怕是俄军目前在伊尔库茨克周边的部队多达一百一十万,在补给被断的情况下,又能坚持多久呢?

  现在北方战区邓仲元兵团拥有二十八万五千人,瀚海防线郭松龄兵团二十万人,唐努乌梁海防线的吴佩孚兵团十一万四千人。

  除了调集吴佩孚的三个机动步兵军,总参谋部和国防部还要准备将第三批动员的八十万人中的六十万派往北方战区。

  如此一来,华夏在北方战区的兵力将达到一百三十万,和俄军相差不大。

  比起俄军需要从东欧运输补给,华夏的补给线就要短得多了。

  从东北到瀚海的沈翰铁路(远东铁路)和从库伦到燕京的京库铁路早就建立完毕,现在库伦到库苏古尔的铁路已经修建了大半,都是开战之后开始修建的。

  之前不修建主要是担心沙俄的反应,因为华夏修建库伦到库苏古尔湖畔的铁路无疑就是告诉沙俄我要对你动手了,沙俄哪里会眼看着你这么做。

  好在外蒙草原大部分都是比较平坦的,有丘陵也不妨碍铁路的修建,就算有小型的山脉阻挡,力求尽快通车的工程师也会该绕道绕道。

  两条补给线可以说是北方战区邓仲元兵团、郭松龄兵团、吴佩孚兵团的生命线。

  每天一辆辆火车从华夏的华中、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运输枪支弹药和补给辎重千万库伦和瀚海畔的瀚海城。

  比起瀚海防线可以直接从瀚海城获得补给,远在东卡地区的邓仲元兵团补给方面就比较麻烦了。

  火车要先到库伦,然后转道额尔登特、木伦,在木伦火车站卸货之后,负责北方后勤运输的后勤部队要用汽车装车沿着简易公路运输到通古斯基。

  这也是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先击破斯柳江卡防线,沿着伊尔库特河西进策应邓仲元兵团,击破沙俄的丘陵防线,随后以机动步兵穿插的战略。

  华夏和沙俄对峙的瀚海防线、斯柳江卡防线对于俄军来说是占据优势的,因为斯柳江卡防线后面宽阔,方便大规模展开部队。

  华夏的瀚海防线则因为地形原因,想要大规模展开部队必须要打破俄军防线。

  而打破俄军防线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东卡地区显然没有足够的运力来提供后勤,只能将突破口放在斯柳江卡防线了。

  这也是极为正常的情况,沙俄现在估计都以为复兴军在北方战区的进攻主力是邓仲元兵团,毕竟斯柳江卡防线修建的可是永固工事,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比起仅用了混凝土、碎石、树枝做的工事,斯柳江卡防线的俄军工事基本上对复兴军105毫米以下的榴弹免疫伤害。

  华夏的孙子兵法计篇有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双方的固有观念就是难以击破对方的防线,毕竟华夏的瀚海防线仅有公里,沙俄的斯柳江卡防线七公里。

  只需要在前线驻防三四个师作为常备兵力,一旦开战双方都能快速的调集部队进入防线作战。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