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远东战云三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迫不得已之下,乃木希典先是下令益山地区的两个师团死守舒川郡,保住保宁的安全,务必拖延到北部的援军抵达。之后又从义州地区抽调两个师团的兵力,乘坐火车南下支援忠清道。

  乃木希典抽调兵力的原因吴禄贞自然知道,手中仅有的一个重炮师和各师附属火力在丹东地区全力开炮,对日军在义州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做出总攻姿态。

  乃木希典也不是吃素的,知道吴禄贞是雷声大雨点小,以复兴军的性格是不可能愿意付出巨大伤亡只为进攻义州。

  这一点吴禄贞也知道,然而他的杀手锏还没有拿出来。

  五月1日,复兴军第十六军放弃在舒川登陆,转而在第十三军控制的扶安郡登陆。如此一来益山的日军将要以一个半师团三万两千人抵挡复兴军五个师的进攻。

  沿河驻防的日军寸步不让,依靠沿河工事顽强的抵挡第十三军的进攻,并且从舒川方向抽调兵力加强防御。

  五月5日,运力得到缓解的复兴军将师属、军属火炮部队运送到扶安,复兴军展开总攻。

  弹幕徐进,多点突破,兵力捉襟见肘的日军两个师团在抵抗两天之后,失守多出,益川战线宣告易手,残余的两万七千日军退往扶余郡和舒川郡。

  复兴军的代价也不小,参与总攻的四个师死伤加起来近一万四千人,比起日军仅仅伤亡不到九千人的数据,可谓差距极大。

  没办法,日本和华夏是老对手了,对于敌人的战法优势和主要的进攻手段都了如指掌。

  处于防守一方的日本更占据地利优势,利用堑壕、铁丝网给予复兴军极大的杀伤。

  死伤一万四千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就这么没了,代价可谓极为惨重。如果日军不是沿河分散布防,而是进行堑壕防御作战,这个数据翻上一倍都只能算是少的了。

  占领益山之后,复兴军第十三军北上占据论山,第十六军北上舒川。

  在占领舒川之后,前敌总指挥何海清下令暂缓攻势,等待大连加派援军。

  这支援军是第十四军许崇灏部,目的是增强舒川方向向北进攻保宁的军力,从而威胁汉城。

  复兴军再一次增派兵力,乃木希典以极为严肃的语气向本土报告的战局之后加派一个师团的部队南下巩固汉城防线。

  接到乃木希典虽然字里行间都没有一个求援字样的电报,日本本土的陆军和海军都被勒令尽快想到解决的办法。

  海军联合舰队以掌握制海权为主要论点,希望日本能发一批特别国债或者挪用战争经费,向英国人购买五艘甚至更多无畏舰,以此来取得制海权,从而稳定住朝鲜行将崩坏的统治。

  日本陆军部则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利用英国援助的弹药动员新的预备役,向朝鲜半岛增兵,增兵的前提就是在海军取得上风,利用制海权削减复习军的战斗力甚至围歼复兴军的部队。

  海军和陆军难得达成共识,日本人的行动自然也极为迅速,经过几天和英国人的谈判,终于商定英国向日本联合舰队出售三艘无畏舰并且向英国订购两艘三万四千吨以上的无畏舰。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