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大型工程队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省移民捐钱六百万元,粮食十万石。

  在听到国家要疏浚长江,只是因为国家手中无钱,需要发布专项国债之后,他们再次慷慨解囊,在一个月时间购买了八百万的国债。

  这是华夏第一次售卖的国债。在各地政F出面张贴告示详细解释了原缘由之后,不少人一算之下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国债的购买最低十元,每年利息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三年期国债年利率百分之四,五年期国债年利率百分之五,十年期国债百分之七。

  而存到银行才多少?年利率不到百分之3,这还得存款数量达到二十元且固定期限为一年以上才有的。

  十亿华元换算成银两也不过一亿三千万两不到。而华夏虽然国库中没有多余的财政,但民间还是有极多的银钱的。

  只1901年到现在的1906年,华夏银行引发的货币总金额达到了一百零六亿华元。

  想要向民间出售十亿国债,这个数量还在接受的范围。

  购买最为积极的是南洋富裕的华商,只南洋六省在一个月内就销售了一亿八千万国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他们更能接受国债这种国家融资的方式。

  只一个月的时间,十亿国债销售一空,算是较为圆满的结果了。

  这一次疏浚长江和黄河,加固堤岸的。复兴党报给韦珣的书面“治水”计划认为这个是国家工程,假手工程队难免会有劣商从中牟利,并且华夏也没有那么大的工程队承接这个活。

  为了节省成本开支,计划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动员地方预备役作为施工主力,动员地方劳动力参加劳动,而复兴党则作为此次“治水”的总指挥,派遣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疏浚工作。

  计划的启动时间是在十月农忙结束之后,此时正好是枯水期,并且因为农忙大量劳动力富裕出来。

  工期为六个月,动用预备役预计四百六十万,劳动力八百万。这些劳动力可都不是无偿的,不仅需要管饭,还需要提供每月三元的薪水。

  一千二百多万人参与这么大的工程,极大的考验复兴党的执政能力。

  韦珣看了一下计划之后直接写了个大大的驳回。

  河道疏浚的主力是机械,加固堤岸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复兴党想要进快解决长江黄河的“治水”工作好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韦珣很理解。

  但是如此大规模动员劳动力,必然会导致来年的春耕受到影响。

  韦珣给出的计划是将工期改为五年,分段施工,优先解决风险最大的河段,

  除此之外,韦珣要求在各省组建大型工程队。这些工程队主要由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承建国家的大型工业园区、楼房、道路施工,为以后的国道、省道公路计划做准备。

  这样大规模的基建建造工作,不可能每次都要动员那么多人力资源的。到时候不仅工程质量不过关,还会影响民生。

  复兴党自然知道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华夏将会大搞基建工作,尤其是省道、国道绝对是要立项启动的。因为他们知道那个时候华夏的汽车工业绝对会爆发性的增长。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