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杨廷麟_烈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大潮中,至于他是否是一位有能力的明君,一旦他即位,是否能够力挽狂澜,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因为他和几个嫡亲兄弟的过早失踪或者是被杀,使得南明朝廷始终没有找到一个令各方势力都认可的君王,也埋下了南明诸王互相攻伐,白白耗费抗清力量,错失北伐良机的伏笔。

  不管朱慈烺最终如何,反正现在他是率先通guò王品向朱平安表达了善意,这一点,朱平安不可能察觉不到。

  路振飞官居要职,接下来更有可能巡抚两淮,加上其个人的品性,他是绝不可能对王品的拉拢表露出明确的态度来的。

  而朱平安也深知自己的恩师对于自己的提醒。和东宫一系的人马交往,可以,但要时刻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这和后世的官场没有什么区别。

  等等,面前这个面带些许傲气,面白短须,个子不高的书生叫什么名字?杨廷麟?居然是他!

  杨廷麟,字伯祥,崇祯四年进士。为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官员,虽然官职不算显赫,但在朝中声望颇隆,被杨嗣昌所忌。之后改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入卢象昇宣大军中参赞军事,卢象昇大喜,委以重任。

  巨鹿之战后,卢象昇以身殉国,杨廷麟被贬江西。清军南下,杨廷麟死守赣州,城破后,全身戎装,以身入城西清水塘自尽殉国。清军感其忠烈,以四扇门为棺,葬于南门外。

  其忠义自此之后长留世间,即便是清廷入主中原,历任地方官府也自发为其修葺坟墓,兴建忠烈祠。究其原因,也许正是《王藩重修杨忠节公墓记》中所云:“呜呼!忠义之理不泯于人心也。”

  杨廷麟也成为千万为抗清而殉国的士林中人的典型代表。

  更重要的事,杨廷麟并不是那种只会空谈误国的读书人,而是真正有着实干之才的人物,这一点,倒是和路振飞极为相像。南明风雨数十年,其间涌现出不少志士仁人,然而大多数只是空有一腔热血,缺少的是真正有才干的官员。

  隆武二年,清军进犯江西,时任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的杨廷麟奉旨前往赣州辅助江西总督万元吉与清军决战。其时,赣州作为连接福建与湖南的枢纽,又是广东的屏障,其附近已经集结明军四万余人。杨廷麟力主趁诸军初至,锐气方张之时,与清军决一死战。如果万元吉当时能采纳杨廷麟的建yì,或许之后的悲剧便不会发生。

  但万元吉坚持要等候广东水师到来,水陆并进。清军便抓住这一关键时刻,首先截杀广东水师,接着便是顺势攻击赣州。明军各部锐气已丧,又遭逢清军猛攻,顿时大乱,各部慌忙撤退。将万元吉和杨廷麟这支孤军留在了赣州城内。

  赣州失陷之后,福建、广东门户大开,不到半年,隆武帝便在汀州遇难,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