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惊世之画(下)_北宋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也有不少雨丝在落下,让人似乎身处雨中,感觉极为的真实。

  看着眼前的这两幅画作,苏轼、苏辙与王诜三人都是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写实的画风,不但人物、动物和景物都是惟妙惟肖,甚至雨珠都画的极为清晰,就好像是此画的作者拥有神通,可以从天地间截取一幅景象放在画纸一般。

  “子瞻兄,你们觉得这两幅画作如何,可否当得起它们的名气?”看着苏轼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身为主人的李公麟微笑着问道,其实他在初次见到这两幅时,表现的更为失态,整个人恨不得把脸都贴到画上,不过越是这样,他越是想看到自己的朋友也同样为此画失态。

  “好画!简直如神迹一般,我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画技,可以将景物人物画的如此写实!”苏轼看着眼前的两幅画,神情赞叹的开口道,本来他以为王诜和李公麟的画技已经是出神入化了,但是看到眼前这两幅画他才发现,王诜与李公麟的画虽然也有独到之处,但是在写实传神方面,却比此画的作者要差上不少。

  “哈哈,子瞻兄与我所见略同,本来我以为自己的白描已经算是世上最为写实的画技了,但是与此画相比,却还差的多,若是能够让我知道此画的作者,无论如何我也要拜他为师!”李公麟也是大笑着道,他的文才虽然也很好,但他真正喜欢的还是画画,对于画道也十分的痴迷,特别是对方的这种白描远胜于他,所以李公麟早就起了拜师的心思。

  “此人的画风倒是很适合伯时,若是伯时能拜此人为师,日后定然也可成为一代宗师!”这时苏辙也开口赞叹道。虽然君子六艺之中并不包括画技,但是北宋时期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将画画当做读书之余的消遣,这也将画技提高到风雅的层次,与琴艺的地位相持平。

  不过相比苏氏兄弟的赞叹,一直没有说话的王诜却忽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道:“伯时,你也不要急着拜师,虽然眼前这两幅画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画技,使得画面看起来极为凸出,乍一看十分的抢眼,但若是仔细观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两幅画其实并没有什么意境,仅仅是把写实发挥到了极致,如此一来,画作的匠气太重,少了许多的灵气,所以我并不看好这种画技!”

  王诜擅画山水,而山水画最讲究意境,注意画作的神韵,所以他对眼前这种写实的画风虽然感到震惊,但是却认为这种画风匠气太重,使得画作少了灵性。

  不过李公麟却并不赞同王诜的观点,他最擅长的是白描,特别是人物画,注重的是神形兼备,在他看来,这种写实的画风不但把人物的形发挥到极致,而且通过人物脸上细微的表情,使得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