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0章 危机,局势逆转_三国:小乔,把你姐叫进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李通一人。

  撤回曹纯的虎豹骑并麾下其余五营骑兵。

  骑兵机动力快,能更快回到曹操身边,进行防守。

  其余各部,倾巢而出,不计代价,务必击破周军最后脆弱的防御,完成斩首!

  ps:最怕解释,心累。又怕不解释节奏被推了起来,误导读者——

  三万人平原固守,被十五万人围攻,十天都坚持不下来?

  打仗不是血条互砍啊!

  不是说你曹军十五万人就十五万点血,周军三万人就三万点血;曹军战斗力稍弱一刀下去一万五,周军战斗力强一刀下去三万。

  然后两边放开,你一个回合我一个回合,血条蹭蹭往下掉,三万血的率先倒下?

  首先一个很简单的点,三万人打十五万人,难道说每个周军就要打五个曹军么?

  你怎么让五个曹兵同时围住一个周兵打呢?双方接触面就那么多,真的一波直接刚上的人数是相当的,人数的作用在于可消耗性和快速替补。

  就像大家说的张辽八百破孙权十万,那是八百人正面刚碎了十万人再去打孙权吗?

  显然不是啊!前面说过的,他是抓住了孙权的局部弱点,然后突然出击的效果,真正跟张辽交锋的部队远没有十万人。

  然后凭借孙权逃亡,最终导致了全军的溃败局面。

  围歼围歼,围在前面,歼在后面。

  进攻方最大的利在于完成包围,守军被包围就失去了补给,逐渐丧失战斗意志,最后崩溃。

  所以一般被围一方的顺序是这样的:顽守——物资危机——粮尽——突围——突围失败——大部队投降,主将身死。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长平之战,白起完成合围之后,赵括军断粮四十六天,逐渐走向崩溃,自相残杀为食。

  然后赵括突围失败身死,全军投降,被白起坑杀。

  围歼战都有个特点,那就是俘虏非常多。

  因为跑不了,又赢不了,大家又不愿死战,所以粮食没了之后就只能投降。

  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呢?

  问题就出来了,周军粮尽了么?断粮几天了?没有。

  曹操完成了围,但他还急着歼,他又担心周野跑了,所以不但不能围三缺一,还修起了阻隔工事。

  周军本就素质极高,这种情况更只能死战。

  那曹操能怎么打?

  进攻方推上来,不断和防守方换人头、换体力,最终导致人少的一方率先崩溃。

  通过人数,不间断的攻击,试图撕开一个口子。

  按照你们的想法,单个周军装备好,是不是相对而言‘血量高’?

  平日吃的好,体力力气优于对方,是不是单体‘攻击力’高?

  例如曹军中一箭就丧失战斗力,周军是不是能多扛一下?

  假使一个屯一百个曹军冲向同样数量的周军,使十个周军伤亡后自身伤亡二三十人,而后退回休整,这样算一批周军能打退多少曹军?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