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四十四章 壮士断腕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上阵杀敌。

  秦军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军魂!一往无前的军魂!

  而韩信做的就是用一场场胜利为他们从新找回军魂。

  在雁门高高的城头上,韩信持着天子诏大声的念着秦王对他们忠义的褒奖。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大声的告诉城下的数十万秦人,秦国从来未曾放弃过任何忠诚于他的子民,在遥远的关中,新的秦帝国正在重建,而现在他来做的事情就是要将遗落在北疆的数十万秦人全部带回家乡。

  城下现实一片沉寂,旋即又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没有人会比他们这些遗落在边疆的秦人更在乎秦国的存亡了。若是秦国还在,他们的根就还在,秦国不在了,他们就成了孤魂野鬼,除了死亡外只能沦为别人的奴隶。

  韩信又顺势宣读了朝廷对北军的奖赏,王泾因为力王狂澜支撑住了北疆的残局,论功被拜为大将军,继续统领北军,其他将军都尉等军官人人皆升一级,秦人百姓则回到关中后免除三年的赋税。

  大胜之后,韩信和王泾立即着手撤退的事宜,他们心中非常清楚,匈奴被击溃的不过是其中一支大军而已,在西边仍有数十万的匈奴主力大军,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得到溃兵带来的消息。

  清晨大军入城,到了午时全城就已经撤出了雁门城。为了减轻负重,所有的辎重和杂物都被抛弃了,每一名秦军和秦人只允许带着二件东西,兵器和干粮,其他的全部被抛弃。幸好雁门城中有着大量的牲畜车辆供年老者和妇孺坐乘,这也让队伍的行进速度快上了许多。

  在数十万人的注目中,昔日的家园雁门城则被烧成了一片火海,与之陪葬的还有数千名不愿意走的老人。他们虽为秦人,却在北疆生活了近二十年,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早已经将这里当成了家乡。况且都已经年事已高无法再承受逃亡的颠簸,在路上不但会客死他乡而且还会拖累队伍逃亡的速度。

  可他们若是留在北地沦为匈奴人的俘虏后一样会被毫不犹豫的杀掉,匈奴人要的是妇女和精壮的努力,老迈者对他们毫无价值。所以这些老人选择了一种悲壮的方式,那就是与雁门城一起化成了灰烬,至少还能有妻儿子女为他们送终。

  大火燃尽后,悲伤的秦人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朝着南方踏上了回往关中的路途。近九万人的大军和三十四万秦人一路南撤,秦国依旧遥远,他们必须穿越整个赵国才能抵达大河,渡过河后才能回到关中。

  而留给韩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雁门离冒顿大军所在不过快马二天的时间,来回算是四天。如果冒顿聪明一点的话,那就不会等待大军集结完毕再发起进攻,而是立即率兵追击,这么算来最快四天后匈奴人的追兵就可能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