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章 童生_冥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巧。

  如今参加道试的人,能掌握八股文写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

  王海虽然写八股文的水平不高,好歹能把文章写出来。

  他冥思苦想,终究改不了跳脱的性子,左顾右盼,看到旁边一个考生开始提笔,随即运笔如飞。

  虽然考桌隔得远,什么都看不清。

  但他心里还是感到震惊。

  只是除他之外,其余考生都是埋头苦写,哪知道考场里出现这么一个怪物。

  自王海看那考生提笔,不到一刻钟。

  那考生就将笔放下。

  一篇刚出炉的八股文便出现了。

  这次的题目叫做《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出自论语述而。

  此题的大意便是:孔子跟颜回说,我道能行,那就在这个国家施行我的道,倘若这个国家不能允许我的道推行,那就藏道于身,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伱了呀

  对于在场的考生来说,论语肯定是读过的。

  这一篇述而,在论语中也不算冷僻。

  陆提学不指望考生能对此有什么高论,只要能把八股文写出来,让人看懂意思,便算可造之材。

  后面他会因材施教,在里面找出几个读书种子,教他们如何写出真正能乡试中举的八股文。

  周清写完就交卷。

  此刻道试刚开始不到半个时辰。

  他一上前交卷,考官们、巡查考场的吏员都有些吃惊。因为周清目前在江城里属实没什么名气。

  现在的情况,周清提笔写文时,心里就做好准备。

  道试考场上突然出了八股文的考题,其用意不言而明。

  这对他是个机会。

  以他目前的穷迫,已经顾不得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比可能冒的风险,如果能得到提学官的赏识,会对他目前所处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他写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关资料记下的范文,看到题目时,相关记忆便流淌而出,于是提笔写下。

  这篇八股文,放在乡试里,被黜落的可能性都不算大。在这次的道试中,应该能算上佼佼者。

  如果他判断的没错,提学官肯定很愿意见到考生里出现一位写八股文的天才。

  人生在关键的路口,往往需要赌博。

  即使他赌错了,至少取中秀才这件事不会变。

  引人注目,那就引人注目吧。

  孤傲不群,才气外露,其实也符合一个贫寒士子的正常人设。

  道试正常的流程,前几名交卷的,都会引起主考提学官的注意,何况周清还是第一个交卷。

  他自然被提学官陆涯叫去问话。

  这早在周清意料中。

  如果应答得体,那么他就得了提学官的赏识,往后求学之路,肯定能顺遂很多。

  若是不小心说错了话,即使提学官大度,不在意。可是事情肯定会传出去,无形中会惹来一些闲话,在读书人中受到孤立。

  古往今来,类似的事并不罕见。

  其实真有远大的志向,多是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即使周清被孤立,也只是给自己本来就颇有难度的开局加难度而已。

  可以他目前的处境,还有下降空间吗?

  在寒门士子里,家徒四壁且无名声的秀才,也是最下层的,很容易被圈子里的人排挤欺负。

  那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肯定是跟周清目前处境差不多的古人说的。

  周清当然没那么激进。

  他没有刻意掩饰,带着些微本能的紧张,向提学官行礼。

  一州的提学官,放在后世,也是一个地级市的教育局长了,何况掌握一州秀才生员的学籍,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周清即使两世为人,考虑到接下来的前途,依旧不免有些人之常情的紧张。

  在周清行礼的时候,提学官陆涯先看了周清的考卷,能考中进士,做到提学官的人,自然记忆力出众,而且长久的宦海生涯,使他看东西的速度也很快。

  大略看了周清的文章。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