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8章 打造一个土豪大学_我的工作是花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队都是外国人来说事,但也确实是这样,国内真心没有最尖端实力。

  你没有奔驰、通用那些几十年百年的沉淀,你没有足够的科学环境和领域人才,除了你年青的一代,往前几代都没有传承。

  杨铭若不在国外带起来,国内现在混的怎么样还难说……所以就更加凸显了有专项人才的重要性。

  她同意观点,但是有疑问“你考虑过运作方式了吗?如果你开出的条件太优越,或许就有混吃混喝的人,或许换了领导者,风向就改变。”

  杨铭有办法“我在美国期间,也参观了好多大学,斯坦福,南加大,加州理工……我就觉得私立学校的一大好处是,校董、监事会互相监督制约的结构很成熟完善了。”

  “私立就是意味着,相关岗位人员要是做不好,投机取巧,那就可以滚蛋!除了校董和监事会,还有公司和捐赠方盯着,监督力度很足够!”

  李薇就想到了“你希望集团设立转向的基金,参与投资和具体管理?”

  “那是必然呀,要不然怎么是企业大学?”杨铭反问。

  “嗯,可以!”她同意。

  “然后学校的规模我不希望太大,我不是来搞普及教育的,这是国家大把大学的工作,但不是我的!我想效仿加州理工的小而精!专门对企业有需求的领域展开教学,对取得的成功进行投资!”

  “也不一定非得分清是本科还是别的,学校有两种模式,手工手艺和智慧脑力,前者可以不聪明,但有手艺一样能培养起来;后者可以没手艺,但间断的脑子作用大。”

  “如果后期承办得好的,国家也允许的话,我倒是想过它只面向研究生以上,我们培养的是特定领域尖端人才,而不是做基础教育。最主要是先满足企业要求,然后才是任重道远。”

  李薇连连点头,这模式很合适。

  大学的最主要还是给企业输出人才,其次才是远大角度的基础培养。

  东方集团目前规模也算不错了,各类企业的全球雇员加起来数量过万,掌握资产价值超过千亿,李薇还想要把它打造得更大,这是锦上添花。

  而且杨铭创立大学,也是对她把规模做大的一种激励——既然是给企业输出,企业都不够大,又怎么能消化呢?

  这个想法给他们夫妻一番交流后,都通过了!

  ……

  然后就到了策划阶段。

  还是那句话,你没有几十年百年历史的沉淀积累,那么就砸钱做一个妖艳贱货吧!

  可以这么说当别校的学生还在保守夏日折磨,没有空调,外出就是见光死时,这里是联排别墅、及豪华公寓,单人单间,寝室教室冬暖夏凉。

  还有什么海景房啊,豪华游泳池,还能够有场地打打迷你高尔夫,划船赛艇……享受也都给凑齐了,学校要科技感浓厚,彰显不凡。

  费用方面对于公司集团员工都是减免的,学费、住宿,网络水电这些都包下来,每年的奖学金要丰厚,堪比入职工作!

  把环境好的优势打下去后,最重要的师资力量更不能缺,面向全球挖人,国内国外的都带来一批,最优势的地方体现在工资上。

  就说国内,目前教授的工资是50-70万左右。这得是名校和有一定实力的,另外会配几百万的研究资金。

  但是在这里,助理教授40万/年;

  副教授80-120万/年;

  正教授200-500万/年。

  研究经费公司将会成立百亿级别的基金,预计未来十年投入几百亿甚至更高,对接大企业项目,并且都是高尖端的前沿领域,只要你拿得出成果,公司就出得起钱!

  仔细扒拉扒拉算盘,一个在958发展竞争太多的教授,跳槽来这边,不仅能够高待遇的生活,一年还相当于领了别人好几年的工资!

  哪怕是错过了读书的时代,来这里应聘个助教什么的,工资待遇还比上班高多了,只要有成绩,奖励经费什么的更少不了!

  ps求票。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