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儒学_假千金的红包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民受不了呆在一个地方太久。”焦永实话实说道:“而且草民也不会做官,治理一方这些草民也学不会,草民只能多翻译一些书籍,其他的真的做不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薛夷光听到这话有些好笑,像焦永这么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她笑道:“我也没想过让你为政一方,就是你愿意,我也不敢让你去。”她算是理解焦永是什么人了,这样的人不喜欢自己被束缚,有个性,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够走遍世界。”薛夷光笑道:“了解当地更多的文化和知识,了解当地最先进的技术,将这些技术和知识翻译好传回大魏,如此功劳就很大了,若是你愿意为大魏出一份力,我倒是可以举荐你任文英阁学士,日后你去各地,也好有大魏的庇佑。”

  现在至未来的几百年,正是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薛夷光自然是希望这个时候大魏不要落在后面,她会在大魏鼓励创新,努力发展科技,但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吸取外来的先进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闭门造车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历史上凡是强大的王朝,它们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包容,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创造出盛世。开放和包容是一种对文化和国力的自信,不怕外人学走我们现有的科技,那是因为我们能创造出更先进的知识,这就是一种自信。

  对现在的大魏,薛夷光认为现在的大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足够的国力去支持自己开放和包容。

  焦永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用呆在大魏,可以继续自己的喜爱,也一样可以得到官职,这对他来说欣喜极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还不答应,那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而且他也愿意答应。

  “草民愿意,谢娘娘恩典。”焦永赶紧对着薛夷光叩首谢恩。

  “回去后别忘了将你翻译的书拿来给我看看。”薛夷光笑着道,一个翻译巨匠其实是很难得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首先要经过语言和文字的转换,若是语言不通,谈何交流与学习?

  这也就是薛夷光对焦永看重的原因,焦永这样的翻译巨匠在大魏实在是很难得。

  焦永连忙应好。

  等到任带着焦永离开后,薛夷光对向他汇报此事的陶轩嘱咐道:“今日你举荐的人才很好。”随后让颜女官给陶轩拿了赏赐,之后笑道:“以后发现这样的人才都要如实汇报,陛下和我会念着你们的举荐之功的。”

  陶轩听后赶紧应是,他心中高兴,他高兴的不是因为这些赏赐和薛夷光最后的话,而是他看到天兴帝和薛皇后是真正的惜才之人,这就代表着只要他们有才学,陛下和娘娘就会对他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