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4章 连家的来人(上)_宋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才老奴过来的时候,是搭着陈太师家的马车过来的,马车上坐着的是陈太师家的二公子。若是姑娘信不过老奴,可以让丫头唤来在隔壁布庄看布的陈公子过来,他能为老奴作证的。”

  没成想,这个婆子还是有备而来的。

  怕那涉世未深的小白菜宋家二姑娘不相信她说的话,特地搭上了别人家的马车过来。

  只是如今在她面前的,可不是那个任人随意拿捏的小白菜,而是一个经历了现实生活的残酷的现代人。

  她就不相信了,她一个现代人,还治不了一个古代的婆子了。

  “你既说你是过来同我们家老爷说,让我们家老爷去参加连二公子的定婚仪式的,那么请帖在哪里?这些日子灾民遍起,一波又一波的灾民涌入京师,想必妈妈该也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搭着陈家的马车过来了。”

  若是她没记错的话,永乐二十年的夏天,刚下过几场大雨,黄河水上涌,掀翻了那座在黄河口还没有完工的大堤。

  大堤一垮,黄河两岸住了多年的百姓们受了洪灾,当即向四周散去。

  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来到了京师,打算在天子脚下行乞度日,只可惜这些人,最终也没能活过永乐二十年的冬天。

  宫里的老皇帝已经带着几个儿子,挥师北上了,去到关外征战鞑靼,瓦剌,兀良哈卫去了,太子监国,哪里顾得了那么多黎民百姓的死活。

  宋锦在心里暗中感叹了一番朝廷大事,随后抬眸望向了面前的那个婆子。

  “妈妈也别嫌我说话不好听,这几日上门来行乞的人实在太多,前些日子我才喊了丫鬟打走了几波人出去。若是妈妈手中真的有连家递过来的帖子,不妨拿出来,交由我亲自看看。”

  那婆子面色一沉,总感觉面前的这位宋家二姑娘,和三个月前在宋家祠堂里头跪着的那位宋家二姑娘截然不同。

  今天看着明显要比那天要聪明伶俐得多,难不成真的和外头那些人谣传的一样,这宋家二姑娘大病了三个月,就真的开窍了?

  婆子并没有接着下去想,而是爽快地从怀中把出门前宋大学士夫人交给她的请帖拿了出来。

  “姑娘仔细瞧瞧,这封请帖上头有我家夫人老爷的签名,还有我们连家的大印。若是姑娘不识字,大可以找个识字的丫鬟,给姑娘念上一念?”

  婆子说罢,就把请帖恭恭敬敬地递到了宋锦手上。

  敢情方才婆子说的那番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呀?难不成这宋家二姑娘,是棵涉世未深的小白菜就算了,还是个大字不识的草包吗?

  翻开婆子递过来的那张请帖,宋锦自己是能看懂,因为她是现代人。

  好歹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学教育的高材生,若是连这古文都看不懂,那她读这么多年的书,岂不是白瞎了?

  不过既然原主是个大字不识的草包,她就不好得说自己能看懂那封烫金请帖上头的字,转手把请帖递给了身后的白荷,轻声叮嘱了声。

  “你且收着,莫要让旁人瞧见了。”

  白荷会意得点了点头,随后把方才那封请帖,紧紧地塞在自己怀里。

  她虽不清楚自家姑娘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自家姑娘既然能把那封请帖让自己收着,这不就是信任自己吗?

  能得了自家姑娘的信任,自己升上一等丫鬟,也就有了指望。

  白荷在心底里暗自憧憬了一番,可一旁的宋锦,却什么也没看出来。

  见宋锦喊了丫鬟收下了那封请帖,婆子的脸上顿时就堆满了笑容,带着讥讽的意味看着面前的宋锦,又继续说道。

  “宋家二姑娘,我家二公子和徐家姑娘的定婚日期定到了七月十六,到时候还想请二姑娘准时来观礼。”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