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星效应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众人面面相觑。

  学生运动最早有记载的,是西汉末年汉哀帝当政时,因为他要处置忠臣鲍宣。引起了一千多个太学生请愿,要求开释鲍宣。汉哀帝被迫接受了太学生的请愿,免去了鲍宣的死罪。

  这次的学生运动是成功的,汉哀帝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

  李世民可不愿意落到汉哀帝那样的结果。

  解决此事,无非两种途径。

  其一,劝服学子们,让他们自行离开。

  这些学子们一个个都是做学问的,背后还有那些文官们的指点,可不是那么好劝服的。

  想想要和上千学子们辩论,谁有把握能够说服他们?

  就连房玄龄、长孙无忌包括魏征这样的顶级智者,一个个都很头疼。

  第二个办法,就是强行驱散。

  参与请愿的学子们,都是热血青年,极易冲动,强制措施很可能会引起暴力冲突,酿成流血事件。

  学子们大部分是朝廷勋贵官员子弟,牵扯着千家万户,一个处理不慎,就会得罪一大批勋贵和官员们。

  这种事情,李承乾、李恪和李泰这样的聪明人是绝不会出头的。

  看到大家都不吭气,李世民说道:“那就朕自己去吧。”

  说着,他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长孙无忌急忙拦住,说道:“陛下,不可,您亲自去,即使能够说服学子们,这也是开了一个坏头。

  这样一件事,都逼得您亲自出面,这就助长了那些人的嚣张气焰,今后,遇见其它事情,他们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

  万万不可啊。”

  房玄龄等人也一起劝说李世民。

  其实,李世民心中也没有把握能够说服这些学子们,因此,他闻言止步,问道:“那你们说该如何处置?”

  李承乾平时看到李泰府里的文学馆,羡慕嫉妒恨,于是说道:

  “父皇,李泰府中建有文学馆,和文人学子们走动最多,容易和他们沟通,让他去说服这些人,一定行的。”

  李恪一看,马上赞成道:“是啊,这件事李泰出马,必定马到成功。”

  李世民等人觉得有点道理,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李泰。

  李泰是聪明人,李承乾和李恪想把他架在火上烤,他才不干呢。

  他马上说道:“父皇,儿臣对于商业上的事情外行,这件事是因为与商人有关的事情引起的,又是李佑首先提起的,应该由他解决才对。”

  李世民平时最喜欢李泰了,他的府中建有文学馆,和国子监等官学来往密切,因此对他寄予厚望。

  此刻,看到李泰推脱,李世民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听李泰推举李佑,李世民心中突然有些敞亮的感觉,可是这么大的事情,推给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去处置,也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吧?!

  李世民正在犹豫,魏征说道:“陛下,上次西征军眷属们在朱雀门聚会,就是齐王殿下解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