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新的种田方式_古代小平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里很快就确定了去秋里镇的人手,由许村长父子两带着将近有三十来个年轻的汉子,既能说的上话,又能保证得了安全。

  大湾村离平山村近,两个村又是历来的姻亲,两个村长就商量好了一块儿去,浩浩荡荡的五六十个人,谁来也不怕。

  原本村里人上秋里镇,腿脚利索的半个时辰也就到了,即使腿脚慢些,一个时辰也是足够了的。但是现在外边的小道,不知是不是许久没人走了,到处长满了杂草,大白天的,稍不注意就能蹿出一条蛇,再加上满地乱跑的海耗子,一群人耗费了差不多两个多时辰才来到秋里镇。

  “咱们上秋里镇这几里路走的就磕磕绊绊,也不知道那些外乡人回南海城得遭多大罪!”大湾村的姚村长吸了一口旱烟,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这讨盐的路难哦,不止外乡人难,他们看来也不容易!

  “可不是!”许村长也是紧皱眉头,就那么几里路,他们村就有两人受伤了,一个被蛇咬了,一个被海耗子挠了。幸亏是无毒蛇,要不然可没人救得了,但是闻着血腥味围上来的海耗子也是难对付的紧。

  也不知是不是几个村约好的,属于秋里镇上范围的十来个村子都来了人,每个村子里说的上话的人都被请到了议事的房间。

  “相信各个村子都有人到了,咱们就说说这换盐的事儿吧,不止我们这个院,周围的庄子也有跟我们一块儿去的,总共去了百来个人,走了两月,最后能安全回来的只有七十多,折损了三成,各位老哥哥,这一路咱们走得不容易啊!”说话的是外乡人的头儿,瞧着有五六十,身材高大,头发花白,大伙都叫他六伯。

  各个村来人之前就知道这盐不好讨,这会子听六伯把这一路的艰辛都大概说了一遍,一时都没人开口说话。

  “去之前就说过,生死有命,我们自个儿的人就不多说了,希望各个村子的老哥回去也解释解释,这带回来的盐咱们也分一份给折损在路上的汉子,到时候大伙带回去!”

  “咱们对这个没得说,直接说盐的事吧!”

  “成,那就说说!”六伯思索了一会,直接点头,“我们跟各个村订的是八斤粮食一斤盐,这个不变,到时每个村有多少,大伙自个领回去。余下的,以后咱们二十斤粮食换一斤盐!要换盐的待会就可以找我们。”

  “二十斤?怎么还涨价了呢?”这话一说,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秋里镇周围十来个村子,还有好几个既没交粮也没出人的,都想等着换盐回来后降价再买呢,没成想这不仅没降,还涨了一截。

  凑了粮的村子也高兴不起来,毕竟每个村能低价换回来的盐并不多,这以后要吃盐还得求到这些外乡人身上,这价格现在就那么高,以后说不定还得涨呢。

  “咱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