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土农药推广_古代小平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村里人情绪的感染,也想给自个找个事儿做。杨大川想到去年榨油剩下的茶枯还有一大房间呢,之前沤基肥用了十几饼,但是还剩很多。这玩意儿又不能吃,得把它花销出去换钱才行,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在现代,近几年,大家都讲究吃个健康食品,专门下乡买不打农药的水稻果蔬,可如今又有哪家地里的菜蔬是真正不打农药的?不打农药非得被虫病祸害绝产不可!

  村里人为了把自家田地里出的卖的更上价,但也不能昧着良心把打了农药的卖给城里人,于是又用起老祖宗传下来的土法子杀虫:茶枯水农药。当然,这效果没有真正的农药好使,治不了所有的虫病;但胜在绿色安全,也能对外说自家是没有打药的。

  茶枯对稻瘪病、水稻纹枯病、地老虎、蚂蝗蜗牛等虫害防治效果显著。

  针对不同的虫害,将茶枯饼磨成粉,加入不同比例的清水,浸泡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天气时段喷洒,就能起到防治作用。

  下种前,杨大川已经使用过茶枯做基肥了,现在主要就是用不同的浸泡液,在不同的时段喷洒防治各类害虫。计算好自家田地需要用的茶枯数量,将茶枯捣碎磨粉,按不同的制作方法来置取土家农药,说来麻烦,但是操作并不难,杨大川以前也是惯做的,没花几天,杨大川就把要用的土农药制出来了。

  随后几天,平山村的人在当午或黑天前都时不时能看到杨大川背着个奇怪的箱子在田里到处乱走。奇怪的箱子就是农药喷壶,杨大川把农药做好了,才发现没工具使,只得跑到县城里的木枋专门定做了这么一个手动的竹制农药喷壶。

  村里也有好奇的,上来询问,听说这是治虫害的,纷纷觉得杨大川这又是瞎折腾,大家都是种地多少年的老农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道理,从来没有听说可以这么杀虫的,听说撒酸醋防虫的、撒草木灰治虫的,就是没见过洒水的(村里人都觉得这茶枯浸泡液是水),田里有虫害了,都是自家人勤快点全家上阵到田里捉虫,杨大川闻言笑笑也不多解释。

  田里的收获这一时半会的看不见,但是杨大川可等不及了。一事儿不劳二手,杨大川决定还是继续跟刘掌柜打交道,顺便把收油茶籽的事儿也一起解决了。

  因为山茶油的发现,刘掌柜记了个大功,顺利的往上走了一步,升迁到府城里。上次来安平县杨大川打听到,这两天刘掌柜会到安平县里查账巡事儿,杨大川就托南船北马的活计给刘掌柜带个话,南船北马的伙计认得杨大川,知道这个是卖山茶油的人,也乐意帮他传这个话。

  按照约定的时间,杨大川早早的就到了,没过一会儿,就见到刘掌柜笑容满面的走进来。刘掌柜比之年前富态了几分,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