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了。”

  这潜台词的意思就是,我看中的人都是罗洪先、唐顺之这样的人,你姓齐的自己掂量掂量。

  齐知县毫不犹豫的再次说:“下官确实有心出力!”

  齐知县要是个历史名人,秦中堂说不定就直接收了。

  但在原本时空里,齐知县早就湮没于历史长河里,秦德威没有“善于相人”的金手指可用,只能亲自测试了。

  故而接下来随口考校说:“我去浙江,应该做什么?”

  齐知县胸有成竹的答道:“世人皆以为中堂出镇东南,主要目的为了平倭,下官却以为不然!”

  在旁边看着俩文官场面应酬和互相试探,只感到百无聊赖的徐老三听闻这句,忍不住插话说:

  “齐大人你这话说的好生怪异,秦兄弟怎么就不是为了平倭?如果不是倭乱,秦兄弟去浙江作甚?”

  齐知县看了眼徐世安,便又对秦中堂继续说:“这里没有外人,下官也就直言不讳了。

  倭乱虽然算是祸患,但遣几员合用猛将,练一些精兵,总能对付了,何至于劳驾中堂长驱三千里?

  下官斗胆妄加揣测,中堂真正所关注的乃是海事,倭乱可能反而是其次。”

  秦德威有些诧异,他还以为,自己真正心思除了几个亲近“幕席”之外,没人能猜测出来。

  “你为何敢这样猜?”秦中堂不动声色的问道。

  齐知县就答道:“中堂莫非忘了?十年前在南京写过《西番述略》,其后更名为《西洋述略》。从小可以见大,由此可见中堂之志向所在!”

  秦德威也有点无奈,作为一个高层大佬,总会被别人详细的剖析揣摩,要习惯于这点。当然也有玩不起的大佬,比如杀了杨修的曹丞相。

  齐知县又说:“而且下官还有个大胆猜测,中堂心里倾向于开海,对禁海十分不喜。”

  看自己当初对恢复倭国朝贡贸易的态度,能猜出这点并不意外,故而秦德威回应说:

  “能看出来这些,也不算什么本事。我需要的并不是发现问题的人,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秦中堂不问齐知县的态度和立场,既然想投靠自己,那就必须与自己立场一致。

  齐知县答道:“开海与禁海,近几十年反复争论,但如今政策偏向是严厉禁海。

  中堂若想寻求变革,那就需要找一个朝廷也很难拒绝、面上也能说得过去的由头,逐渐打开突破口。”

  听到这里,秦中堂终于来了兴趣,鼓励说:“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其实秦德威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目前也拿不准方向。

  当初用倭国大银矿忽悠过嘉靖,但这个“为了银子”的理由不好拿上台面说,不够冠冕堂皇的写到公文里。

  齐知县便建议说:“中堂可以向朝廷奏请,以货物换取外洋的铜料!我多方打听过,倭国其实就产铜料。”

  秦德威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