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0章 注定的结局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所措,心里不停打鼓。

  来之前父亲告诫过,秦中堂言行惯于不按常理,但也没想到是这么不按常理。

  你一个宰辅大佬,当面不好好听别人拍马屁,却主动毫无根据的捧杀一个从未见过和听过的小角色,实在太吓人了。

  秦德威点了点手边的信件,“我也不问你是从哪里得到家父的书信,但要先问问你,所为何来?”

  从进来后一直到现在,戚继光总算能说上话了,连忙答道:“家父世袭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去年以年老退养。

  今年在下年满十六,到了能够袭官的年纪,便来谋求袭官,此乃其一。”

  秦德威点点头,此乃人之常情,武官袭替制度就是这样。老人到了六十以后可以退休,但下一代必须要年满十六才能袭官。

  戚继光生的晚,他父亲戚景通五十多岁才得子,所以戚景通退休时,戚继光还没够袭官年纪,直到今年才满了十六。

  然后秦德威又听到戚继光继续说:“闻说中堂南下平乱,在下也有意建功立业,此乃其二。”

  对这两点诉求,秦中堂听完后不置可否,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戚继光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话,主要是看秦中堂这个人貌似深不可测,唯恐言多必失。

  片刻后,秦德威才又说:“我为国举荐、使用人才时,只看品德和能力,最见不得投机取巧的行为!”

  然后指着戚继光先前献上的诗词,轻喝道:“你身为待位的武官,不想着展示武艺兵法这些相关才能,却先拿诗词来给我看,这不是投机取巧又是什么?

  世人皆知我以诗才闻名于文坛,所以你就故意投我所好,想用诗词来打动我?难道上阵杀敌,是靠诗词?”

  戚继光心里十分委屈,他确实从小爱好诗词,所以想着借诗词与秦中堂找找共鸣,加深一下印象分,有点以文会友的意思。

  又不是临时抱佛脚或者找枪手捉刀那样的故意讨好!如果真是想用诗词来巴结人,那为什么不献上一首逢迎拍马的诗词?

  但地位差别太大,戚继光连反驳的资格都没有。大佬说你是,你肯定就是,说你不是,你肯定就不是。

  又听到秦中堂继续训斥说:“你看看你写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对我的拍马讨好也太露骨了!你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这个?”

  这句根本不是写给你秦中堂的!少年版戚继光差点就要哭了,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进退两难。

  在场人里,绝对智商最高的徐文长有点看不下去了,很小声的对秦中堂解释说:“此乃戚小哥儿自述志向.并非是逢迎拍马之意。”

  秦德威“呵呵”一声,“一个未经历战事的少年,怎会写下但愿海波平?

  目前让海波不平的又是什么?不就是倭寇吗?一个山东少年,又怎么会以平倭为志向自述?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