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7章 皇上还是皇上(上)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类的嫌疑,一切都在群臣的监督下进行,充分做到了公开。

  群臣默默的看着,默默的盘算,一会儿如果确实有效,张太后会怎么对待秦德威?

  如果无效或者出了意外,皇帝驾崩了,那秦德威似乎也不亏。

  最终在十几名文武大臣、高级太监的共同见证下,张太后亲自指挥太医和太监,共同动手给嘉靖皇帝“输液”。

  又过了半个时辰,嘉靖皇帝原本脸上的青紫色渐渐淡化,气色明显得到改善。

  看到这里,众人便能确定,医方应该是有效果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皇帝虽然还是不醒,至少暂时保住了命,不至于再昏迷一两天就驾崩。

  扑朔迷离、让朝廷上下完全迷茫的局面,终于“稳定”了下来。

  暂时不用考虑皇帝驾崩或者清醒的预案了,只按照昏迷不醒、不死不活的状态,进行下一步就行了。

  让太监把皇帝抬走后,张太后当即应群臣所请,下诏让皇太子明日御文华殿,接受三品以上大臣、詹事府七品以上官员、翰林院从五品以上官员的朝贺。

  从此就正式开始太子监国,但是一个六岁的幼童监国,必须要安排辅政大臣,以备顾问咨询。

  本来这个安排可以很简单,由内阁的阁老大学士兼任辅政大臣就行了,有过先例的,比如三杨辅政,照例安排就行。

  但不知为何,本届内阁给人感觉似乎弱了点,不能完全镇住场子。

  想象一下,如果辅政大臣只有翟銮和严嵩两个阁老的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班子根本辅不动,朝廷政务肯定会凝滞,原因大家都懂得。

  众人都看向秦中堂,刚才秦中堂还吵吵要讨论“社稷事”,为何此时反而不说话了?

  张太后见秦中堂没有发言的意思,就转向严阁老,垂询道:“严先生以为,何人可以辅佐太子?”

  严嵩不假思索的回奏道:“阁臣,詹事府詹事张邦奇,外朝吏部尚书许瓒,可供咨询顾问!”

  严阁老的这个提议,听起来是很合理的,

  阁臣辅政是前例,不用多说;张邦奇是东宫官属之首,太子监国,东宫肯定要出个代表;

  而吏部尚书是外朝六部之首,又代天子操持铨政,人事权力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也是应该辅政的人物,同时可以作为外朝代表。

  所以严阁老的提议从理论上无可挑剔,但有心人就能看出,这个提议完美的避开了所有属于秦中堂的势力范围。

  传统意义上的阁臣到底包括不包括秦中堂,这个问题一直很模糊,很难说,这次严嵩也没有明言。

  而詹事府詹事张邦奇是浙党的大佬,浙党又是严阁老拉拢的盟友;许天官也不是秦德威党羽。

  反正大家听完严阁老的提议后,没人去看张太后反应,全都去观察秦中堂的脸色了。

  只见秦中堂此刻却是气定神闲,丝毫没有任何着急的神态。

  张太后也忍不住对秦中堂问道:“秦先生以为如何?”

  秦德威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听太后裁断就是!”

  所有人都震惊了,秦德威居然没有趁机对太后勒索要挟,居然对严嵩的提议没有任何反对!

  就连话里有话的暗示也没有,这就是完全把主动权让了出去!

  如果现在张太后当场反悔,撕毁刚才政治交换的默契,你秦德威怎么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