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7章 学习实践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7章学习实践

  秦德威的自辩奏疏被送进宫里后,朝堂暂时又恢复了平静,大臣们都想先看看嘉靖皇帝的反应。

  内阁并不愿搭理秦德威,直接把两本自辩疏都呈给皇帝了,一切交由圣裁。

  嘉靖皇帝到了夜深人静的半夜三更时,才开始看奏疏,最近开始了这样的作息节奏,而这时候在旁边侍候的是大伴黄锦。

  看完秦德威第一份自辩后,嘉靖皇帝直接批道:“朝廷以爵位酬功,本不欲虚置,待嫡子成年之后,可再转袭。”

  按照制度,让儿子袭爵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武勋本人必须年满六十;第二,儿子必须成年,也就是年满十六岁。

  秦德威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嘉靖皇帝不能完全照顾和纵容,又不能完全不照顾。

  所以就定了个嫡子成年之规矩,两个条件里只需满足后一条即可。

  又看完第二份自辩奏疏,嘉靖皇帝便叹道:“朝廷可用之人何其少也。”

  这句话没头没尾的,乍然听到让人难以理解,朝廷里不说人才荟萃吧,但怎么也不至于到无人可用的地步。

  但默不作声的黄太监脑中转了几转后,才稍稍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前些年,皇帝起居一直比较正常,接触面很广,时常能选拔出比较顺眼的大臣,到了需要用人时,就可以直接补位。

  而最近这一两年,皇帝潜心修仙,虽然阅览奏疏没落下,但直接接触的大臣很少,来来回回就是夏言、严嵩、秦德威等那几个。

  所以在当今需要增补大学士时,皇帝发现,没有候补的宠臣可用了,所以才会生出“可用之人”太少的感慨。

  在原本历史上,嘉靖朝前期首辅更换十分频繁,而在中后期,严嵩一个人就干了将近二十年首辅,未尝没有“选择面太窄”的原因。

  正在黄锦暗自揣摩的时候,嘉靖皇帝突然抬起头,对黄锦说:“明日你去翰林院,让词臣们撰青词,宫门落锁之前带回来。”

  到了次日清晨,黄太监就奉旨去了翰林院,顿时让整个翰林院鸡飞狗跳起来。

  嘉靖皇帝自从移居西苑后,不上朝,不开经筵,少见大臣,对一般的官员而言,可能还没那么大影响,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但翰林院就“深受其害”了,翰林的性质本就是文学侍从,与其他官员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接触皇帝机会多。

  如果一年到头接触不到皇帝,那翰林还有什么威望和上升渠道可言?

  所以嘉靖皇帝突然派了亲信太监来到翰林院,并搜集青词,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差不多。

  稍微聪明点的人也能猜到几分皇帝的心思,但众人对此也是态度各异。

  想想秦府门客归有光对写青词的态度,大概也能明白大部分翰林的心情了。

  黄太监一直在翰林院呆到了午后,然后带着数十份青词回到宫里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