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4章 献俘之前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监先将诰书放到了诰案上,然后秦德威对诰书叩拜。

  起身后,秦德威还想着与秦太监寒暄几句。

  秦太监却不想说废话,直接开始走流程,拿起专属于一品的玉轴云锦诰书,就毫无感情、照本宣科的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母以教忠为贤,心帷报国。子以养志为孝,务在完宗。翔予世代之良,克绍家传之业。肆推恩典,实倍常伦.”

  程序走完了,秦德威按照惯例,请传旨天使进屋去“喝茶”。

  至于金茶还是银茶看情况了,以秦太监的身份地位,不出点血是不行了。

  但秦太监冷淡的摆了摆手道:“不必了!”

  秦德威还以为秦太监这是故作姿态,再三邀请,但秦太监坚决不进屋,迅速转身就走了,毫不拖泥带水。

  秦德威连忙跟上,将秦太监送出了大门外,然后疑惑的对左右仆役说:“我朝竟有如此清高之太监?”

  刚送走秦太监,鸿胪寺教导礼仪的官员又来了

  原本钦天监算出的日子是九月二十八,据说更肃杀,更符合献俘气氛。

  但性格急躁的嘉靖皇帝等不了那么久,向上天祈祷过后,将献俘礼时间定在了八月初八,这就很紧迫了。

  作为告庙献俘大典的第一配角,秦德威身上的任务很重,不能出差错。

  反正献俘礼之前什么也干不了,皇帝也没心思搞朝政,秦德威也就只能在家等着。

  白天招待蜂拥而来的各色人等,晚上则为了爵位嫡系继承人而努力,感觉比出镇边城还累。

  不仅仅是大臣们,因为明年又是会试之年,今秋就有很多举子提前到达京师,不乏各路故旧或者拿着故旧名帖的人登门来交际。

  比如来自苏州太仓的王世贞他爹王忬,又带着儿子一起来拜访了。

  王忬心里挺无语的,来了也不知道说啥好。

  九年前和曾铣一起中了举人,如今连曾铣他儿子都半步入阁了,自己却考了三次都没中进士。

  王世贞今年已经十五岁,也是翩翩少年郎了,称得上江南近两年最出名的新一代少年天才,口无遮拦的对秦德威道:

  “这次父亲若再不中式,只怕以后科名要落在我这个儿子后面了,时不他待啊!”

  听到王世贞这意气飞扬的口气,秦德威忽然感觉二十二岁的自己已经老了。

  正想板起脸开口教训几句王世贞,忽然又有仆役送了名帖进来,秦德威一看就很意外,居然是徐渭徐文长。

  这会儿已经变成天煞孤星的徐文长应该在老家为了考秀才而苦苦挣扎,怎么跑到京师找自己来了?

  王世贞看到秦学士那惊喜的脸色,就问了句:“此乃何人哉?”

  秦德威放下名帖,回答说:“可能传吾衣钵之人也!”

  王世贞有点气恼的说:“学士你不是说过,在下可为伱衣钵传人吗!”

  秦德威叹道:“怎奈你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