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9章 不通夷务就少说话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与日本使节互相忽悠半天?伱秦德威工作如此不饱和的?

  秦德威解释道:“圣人云,吾于人也,听其言观其行。所以对于日本夷人可以听其言,并不代表着信其言!不只是对日本夷人,对所有蛮夷皆要如此!”

  严嵩严阁老插嘴说:“那日本国的大内氏也好,别的什么藩镇诸侯也好,已经是日本国王的封臣,又怎能接受大明册封?实在于礼制不合。”

  针对的就是秦德威为了诱惑大内氏所说的,让大内氏接受大明册封,成为大明属臣这种法子。

  秦德威毫不在意的答道:“礼法问题不需担心,如果日本国诸侯有意接受大明册封,他们自己就能想法子解决,不用我们去操心。”

  殿中君臣都难以理解秦德威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民族性问题。

  天朝上国的君臣心态,是不大能想象得到小国的“生存智慧”。

  所以秦德威不得不详细解释说:“日本国大内氏这样的藩镇,如果不贪便罢,就当没有这事;但若他们贪图与大明朝贡通商之巨利,那就不一样了!

  为了利益,他们肯定会想一切办法来糊弄国内,做足表面礼法功夫接受大明册封,这就是倭人的本性!”

  嘉靖皇帝忍不住说了句:“这听起来,就是掩耳盗铃?真能如此行事?”

  秦德威举了个例子说:“倭人习性如此,比如大明册封源氏足利为日本国王,倭人内心不想居于大明之下做藩臣,接收国王这个封号,但又舍不得通贡利润。

  所以倭人在国内,就引用春秋范例,将源氏足利这个日本国王解释为尊王攘夷的霸王,然后倭国其他人也就假装信以为真了。

  但面对我大明时,倭人首领依旧以日本国王自居,表面礼法也不差,糊弄住我大明也够了。”

  听完这个例子,君臣才能比较深刻的理解,倭人到底是个什么习性了。

  然后嘉靖皇帝立刻想到了秦德威奏疏上那句话,拍案道:“倭人酋首竟敢如此居心不良!该当继续绝贡!”

  严嵩也落井下石的指责道:“你秦德威力主与日本国通贡,有何用哉,莫非就是纵容夷人不恭?伤我大明体面?”

  秦德威没搭理严嵩这个捣乱的,只对嘉靖皇帝连忙道:“陛下!不至于!不至于!”

  然后又奏道:“日本国现在已经陷入内乱数十年,日本国王威信尽失,政令不行,权势皆落于诸侯藩镇之手!此情此势,便如春秋混战,又似五代十国!

  近十数年,海上倭寇骤然增多,也与此有关系。战乱纷起,便不停有流浪夷人泛海为寇,我大明防御再周密也无法根治!

  故而我大明以绝贡惩罚整个日本国,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当下连完整的日本国都没有,惩罚日本国王无异于重拳挥空。”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喝道:“你到底想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