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心照不宣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的不敬!

  其余十个大臣,包括严嵩在内,都有点骇然。

  近十年来,敢这样与嘉靖皇帝甩脸子的大臣,只有前首辅张孚敬,所以张孚敬首辅才有三起三落的遭遇。

  连生性傲娇的大学士夏言此时在皇帝面前,都还夹着尾巴做人,不敢稍微有所放纵。

  你秦德威哪能与张孚敬相比?这样随便赌气,简直就是在廷杖的边缘疯狂试探。

  嘉靖皇帝已经在考虑,是打十下意思意思,还是打二十下见个红了。

  但此刻秦德威迅速又补完了一句:“等到九月份,再回京师。”

  如此刻意强调时间,肯定暗示什么,反正不是“待到秋来九月八”。

  嘉靖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稍稍琢磨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

  今年是乡试之年,要从京城派出官员往各省主考乡试。

  最远的云南乡试主考官已经出发了,其余各地也会根据距离远近次第派出。

  而乡试是固定安排在八月份考试,八月底放榜,然后九月份主考官返程回京。

  南京是天下第一乡试的考场所在地,主考官非从五品以上大翰林不可。

  而现在这位姓秦的侍读学士又说想九月再回京,到底暗示什么不言而喻。

  “知道了。”嘉靖皇帝就说了这三个字。

  也行吧,他并不怕大臣有私心,他也不认为真有大公无私的大臣。

  此时秦德威确实有资格要点好处,给就给了。

  能进入“十人团”的大臣,没有傻的,渐渐也回过味了。

  雾草!这是把天下第一乡试,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乡试的主考敲定了?

  按道理说,主考官不允许提前公布。

  但秦德威是暗示,嘉靖皇帝也是暗示,一切都是心照不宣,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似乎就敲定了!

  现在是小范围议事,朝仪不那么严格,严嵩忍不住又想站出来说点什么。

  这时候夏言忽然盯着严嵩,咳嗽了几声,严嵩只得按住了再次狙击的念头。

  另一个秦学士的老对头霍韬迟疑着说:“秦德威还是太过于年轻.”

  十九岁的南直隶乡试主考官,委实也有点匪夷所思。

  这比起十九岁的总督军务的离谱程度,也差不了多少!

  秦德威大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让不让人做事了?反正我做不到尸位素餐,你霍韬想让我辞官就明说!”

  嘉靖皇帝开口道:“秦德威的定策之功容后再说,先推举南征文武大臣的人选!”

  这意思很明显,秦德威的事情暂时到此为止,不必多言了!

  还是先说说,派谁去白捡征安南的功劳。

  虽然没能南征,但已经把好处捞到手的秦德威算是放松下来,心思就开始飘向别处。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又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要不要把曾后爹推上去?

  曾后爹爱好武学,又有边镇工作经验,还平定过兵变,又正值壮年身体健康,基本素质方面没问题。

  可他最大的短板,就是才正五品,品级上不匹配。再怎么也不可能让五品官员充当南征主帅。

  如果正官当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塞进南征队伍当个副手或者分路人选?

  只可惜自己人微言轻,举荐无力,如果不是机缘附会,自己连站在这里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或许可以把严嵩抓出来,利用一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