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翰林该做的事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来说其实无所谓,影响不到嘉靖皇帝的威权。

  难道许赞当吏部尚书,就敢不听皇帝的了?许赞资格很老,资历比夏言足足多二十年,又是北方人,可以用的。

  但嘉靖皇帝透过廷推名单看到的是,霍韬居然连个吏部尚书的提名都没争到。

  这说明什么?昔日功臣霍韬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或者说渐渐过气了,用处只怕越来越小了。

  考虑完后,嘉靖皇帝在这次廷推结果奏疏上批了一个“照准”。

  然后又让太监去内阁传口谕:左都御史霍韬加太子少保,班次在吏部尚书之后。

  等这太监回来,又捎带了三本奏章呈上,说是内阁那边请陛下御览圣裁。

  嘉靖皇帝好奇的翻了翻,三本奏章说的差不多是一种事。

  第一本,工部虞衡司上奏:在提督京营王廷相的准许下,左赞善兼修撰秦德威与虞衡司官属耗时将近两月,在王恭厂仿照佛郎机样式,制造新式火炮,蒙皇上洪福庇佑,已经在御马监草场试验成功。

  已试制大、中、小三种样式,分别二百斤、七十斤、二十斤。射程数百步,射速远超旧铳炮,熟练后约摸十次呼吸便可发射一炮。

  第二本,京营总督王廷相上奏:新式火炮极其符合大明官军所需,请朝廷多拨费用试验新式火炮,定型后再请朝廷大批制造并优先发放边军使用。

  第三本,左赞善兼修撰秦德威上奏:请朝廷恩准,许臣进一步研发千斤以上新样重炮,并酌情拨给工匠、费料、场地。

  嘉靖皇帝看完后,久久无语,难怪内阁专门送过来请他看,这也太踏马的奇葩了。

  自从科举有史以来,有过这样的状元吗?

  他早前耳闻过秦状元搞火器的传说,东厂密探不是摆设,但朝堂上人人都是当个笑话段子讲的。

  毕竟十七八岁的年纪,任性胡闹也正常,难道还指望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老成谋国?

  大凡士林名人多有个性怪癖,秦状元去搞火器,差不多也被归类为这种名人怪癖了。

  但满朝上下都万万没想到,秦状元这不务正业的,居然真的造出火炮了。

  孔夫子挎刀,能文能武啊。

  内阁不知道这算不算功绩,翰林在修史编书讲课方面做出了事业,按照惯例拟旨奖励就可以了。

  但翰林造火炮这种事,真没有前例,所以就请陛下圣裁了。

  从秦状元本心来说,研发新式火炮是出于对大明的热爱,没想过什么奖励不奖励的。

  却说秦德威得知廷推结果御批了后,一切正式尘埃落定,便彻底放了心。

  自己这正六品词臣的势头还没过去,师叔又当上了户部尚书,必须要更加的低调啊!

  所以秦德威又溜达到了翰林院,闯入学士公房,对温学士说:“我,秦德威,请假!”

  温学士抬了抬眼皮,冷声道:“不准!”

  秦德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