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逆水行舟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夜,想明白嘉靖皇帝的所有可能的用意后,秦太监才能和衣而卧,安然入睡。

  当太监的,不怕事情难办,有时也不怕把事情办砸,但就怕没琢磨明白皇上用意啊。

  在梦里,已经头发全白的秦太监奏请外放为南京守备太监养老,收了一大堆义子义孙

  次日清早,昨夜双修的嘉靖皇帝还没有起床,或许还是三修四修

  秦太监只能在大殿门外叩首陛辞,然后出去办事。

  刚走出乾清门,就看到了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毕云在宫门外徘徊。

  秦太监本不想说话,绕过就走。

  但毕云却喊住了秦太监,恳请道:“烦请老秦帮忙传话。”

  良心未泯的秦太监停住脚步,心里无奈的叹口气。

  一直以来,他并不想直接面对毕云的,眼不见就心不虚了。

  谁知道毕云总是热情的纠缠自己,这就让人实在很苦恼啊。

  五年前,五朝元老太监萧敬去世,终年九十。

  四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监之一张永去世。

  两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监之一谷大用被抄家贬斥。

  所以现在的秦福,已经是非兴王府出身的太监里,除了毕云之外地位最高的一个了。

  相对于毕云,秦福与皇帝还更贴心一点,所以毕云一直都是尽力笼络秦福的。

  相对于其他兴王府出身的太监,前朝余孽毕云更信不过。

  但毕公公始终想不到,一直在谋算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位秦太监,这时候还在指望秦太监帮忙说话。

  转过身来,秦太监对毕公公反问道:“毕爷是来求见皇上的?”

  毕云点点头,不然一大早在乾清宫门口兜圈子作甚?

  秦太监神色复杂的说:“还是别见了。”然后又补充道:“皇上遣我出宫办张延龄案。”

  毕公公愕然,然后茫然,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

  秦太监对毕公公行了个礼道:“毕公年过六十,若能退而养老,不失为善终啊。”

  毕云很敏感的问道:“你这是何意?”

  秦太监解释说:“张家的事情宛如一道上好的食材,皇上一直在等着将食材做成佳肴。

  但毕公你烧菜却烧糊了,皇上已然觉得毕公老迈无用,毕公你还能如何?

  你事情办不好,也没有任何补救。这种情况下,纠缠着要见皇上,只会惹皇上更见厌烦啊。”

  “那你出宫去办案?”毕云又疑惑的试探道。

  秦太监长叹一声道:“我怕别人去办案,对毕公你更不利!难道皇上派了别人去,能让毕公你更安心?”

  毕公公感觉不出秦太监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又求教说:“那老秦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秦太监好心指点道:“什么都别做了!岂不闻,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乎?

  你要什么都不做,最多就是被皇上视为昏庸,最坏也就是免差养老去。

  你要是想做什么,万一越做越错,惹得皇上厌烦动了别的心思,后果岂不更加莫测?”

  你这就是劝咱坐以待毙?毕公公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想不出反驳的道理。

  秦太监不再说什么,这几句真的都是肺腑之言,你毕公公最好信了,什么也别再做了。

  应该说,毕公公回想起来时,感觉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对!

  堂堂一个可止小儿夜啼的东厂厂公,捏住了张家这落魄死狗的人命罪证,然后敲诈点钱财,本该是顺水乘舟吧?

  可张家居然丝毫不害怕,始终不给钱,这是不是有人暗地里给张家撑腰?

  作为苦主和人证的孙某,已经屈服于东厂,为何又胆敢坏东厂的好事?

  他居然擅自跑到刑部去告发张家,把事情捅出来,这是不是又有人在背后操纵?

  到底是谁?!

  这章算是补更新,让大家看看表面风光的秦公公多么不容易啊!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