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凶险的死局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都是吏部主持的吧?廷鞫也不例外吧?”

  夏师傅不由得大怒,这秦德威踏马的真是卧底?

  “吏部尚书汪鋐与张孚敬、方献夫一起被冯恩弹劾,你还敢让吏部主持廷鞫?唯恐冯恩不速死?”

  某不知名的钦犯实在忍不住了,生怕夏老哥不听秦德威的话,甩手就走人,那自己小命才真危险了。

  便隔着夹道叫道:“对面诸君别生气,好好谈下去,必定有新套路!”

  冯恩对秦德威的这种盲目信任,让夏言都感到惊诧,这踏马的是不是某种精神控制秘术?

  秦德威斩钉截铁的说:“那汪鋐作为冯恩案被弹劾对象,就要回避,怎能主持廷鞫?所以吏部要换个人来主持!”

  “那你这意思,就是让吏部侍郎代替主持吗?又有什么意义?”夏师傅反问道。

  等等!夏师傅突然感觉脑门被炸了一下,吏部侍郎?霍韬?

  雾草!串起来了!串起来了!霍韬案和冯恩案串起来了!

  夏言拍着铁栅栏,激动的问:“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吏部侍郎霍韬回京,然后主持廷鞫审问冯恩?”

  秦德威得意的说:“对,就是如此!”

  如果是某不知名钦犯来问,他还要费口水再解释半天,但夏言这么聪明的人,肯定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思路了。

  但是为了让某不知名钦犯能安安心心、明明白白的当好工具人,秦德威觉得还是有必要解释几句。

  所以秦德威又开口道:“让霍韬主持廷鞫冯恩,霍韬就会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死局!”

  如果霍韬在公开廷鞫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敢按照天子心思给冯恩论死罪,那对霍韬而言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第一,冯恩在主流舆论中,是正面敢言的,这符合大明朝的政治观念。再说他骂的是大礼议功臣,在主流舆情中绝对政治正确。

  第二,冯恩的供状里,作为“受害人”,还不计前嫌原谅并举荐了霍韬,成为霍韬入京的“法理”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霍韬胆敢在廷鞫上对冯恩论死罪,那于公就是打压直臣的奸邪,于私就是公开在天下人面前恩将仇报。

  结果只能是立刻千夫所指,甚至遗臭万年也不是没可能,弄不好就是只比秦桧低一点那个档次了。

  但如果霍韬不敢冒这种天下之大不讳,在廷鞫上宽纵了冯恩,那天子又会怎么看待违抗自己心意的霍韬?

  对霍韬这种被主流舆情鄙夷的大礼议功臣,如果再失去了天子的信任,那还能在官场上混吗?

  而且往深里想,会不会让天子觉得,你霍韬一个大礼议功臣,是不是已经投靠了夏言啊?那你还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只要霍韬宽纵冯恩,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

  所以秦德威策划出的,这个让吏部侍郎霍韬主持廷鞫冯恩案的局,对霍韬来说,是无比凶险的死局。

  连夏师傅想通其中关节后,都冒出了几滴冷汗,甚至隐隐对霍韬这个最大仇家产生了一点点同情。

  虽然一切还都没开始,但现在就可以说,霍韬你已经死了,无非是选择哪种死法的问题了。

  秦德威又详细提点了具体细则:“关于这些意图,一开始不要暴露那么明显,不然可能会把霍韬吓跑。

  所以先让霍韬回京,然后以霍韬的强势性格,必定会把持吏部事务,我们静静等待就是。

  然后再突然运作发动廷鞫,这样霍韬作为主持吏部事务的人物,想推也推不掉责任”

  夏言久久无言,某不知名的钦犯说得对,此子真是恐怖如斯!

  从昨天这个时间到今天这个时间,25小时左右更新了6章!月票你们看着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