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江宁县新时代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连忙解释道:“其实并非吾辈所能预料,奈何九天风雷动荡,一发而牵动地面变幻。”

  又将邸报递给张师爷,指了指关键信息。

  张师爷看了看,吃了一惊,试探着问:“这夏学士与冯老爷认得?”

  秦德威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又对张师爷说:“张先生若还想留在金陵,不妨告知在下。在下别的本事没有,帮着张先生找份谋生差事还是很容易的。”

  张师爷朝着秦德威拱了拱手:“先谢过秦小哥儿同道之谊!”

  两人又交谈几句,张师爷再次对冯县丞行了个礼,便告辞了。

  冯县丞目送张师爷离开,不明不白的问:“你跟他说了这么多作甚?”

  秦德威解释道:“前后任接替,很多事情必须交割清楚,并签订明白文书,尤其是县仓县库钱粮。

  不然等新官上了任后,如果发现不知情的亏空,那可就全都由自己担着了!

  所以那张师爷过来,必定也是试探风头的。他说吴县尊要告老还乡,这意思就是希望冯老爷按照后辈对致仕老前辈相让的官场礼数,稍微放一放手。”

  冯县丞又抬杠道:“真是这意思?他怎么不对本官直说?”

  于是小幕席就直说了:“怕老爷你听不懂!”

  冯县丞最近修身养性,动手打人的习惯渐渐改了,又淡定地问:“那听你意思,似乎对张师爷有招揽之意?”

  秦德威不否认:“是的,在下对此人观感不错,又是县衙事务熟手。等冯老爷你接任正堂后,必定事务加倍巨繁,在下还要分心读书,肯定顾及不过来。

  再聘张先生协理事务,能减少冯老爷不少负担。而且若张先生有意投奔冯老爷,必定会从中转圜,减少前后交接的麻烦,能让冯老爷省心不少。”

  果然如同秦德威预料,有张师爷居中协调,两三天就把县衙事务交割清楚了。

  冯老爷作为后辈,对即将退休的吴老爷稍微让步了一下,承担下一些公款亏空,也不算多,任上慢慢弥补就是了。

  然后张师爷经秦德威引荐,继续留在县衙做新知县幕僚,负责钱粮和礼仪性杂事。秦德威还是帮忙刑名事务,他又建议冯老爷再找个信得过之人,专门负责文牍往来。

  正堂知县和县丞不一样,乃是整个县的官方代表。但凡发到县衙的文牍都要找知县,但凡写信来打秋风的也都找知县,全都需要知县回馈。

  别忘了,我大明官府主要是靠公文往来维持运转的,上下级衙门官员轻易不相见。

  不像那电视剧里的大清,下级可以随便去上级衙门串门拍马屁,上级没事儿就召见下级衙门官员训孙子。

  上任仪式是从简了,毕竟冯老爷并非是从外地过来的,只是衙门内部换了个大堂,而且官舍还搬到了专属知县的大宅院。

  再说那都是冯老爷的热闹风光,秦幕僚不稀罕也没多大心思操持。

  然后朝廷的表彰诏旨也发了下来,褒忠祠项目正式开始启动。这本来是计划作为冯老爷离任收尾项目,结果阴错阳差的成了冯老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项目。

  秦姓义士从自家荒废园子割出了不知一亩还是三分地,被捐献给了官府。

  大明南京城江宁县全面进入了新时代。

  先补上昨天的。真·第一阶段结尾,突然想起还有没交代清楚的内情没写,又加了一章。另外不要急,小寡妇剧情马上安排。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