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章 曙光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饭勇敢的吃货们至少要前后奔波20公里。

  “一顿饭来回20多公里,你们也不嫌累。”李远玲说道。

  “过几天在暖和暖和,我们组说要套着游泳圈游过去,就浑河这三百多米的宽度,十分钟怎么都游到了,可比骑车过河快多了。”

  “下水可不成,太危险了,集团也在考虑是否买两条渡船方便岛上与本部交通,那个小顾,明天你去趟后勤,提醒后勤在全集团的范围内提示,不管上下班还是用三餐宵夜,禁止采用游水的方式过浑河,违者降级。”

  提醒完顾海云,李远玲也觉得这条通知不太着调,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茬笑过之后,又有人谈起超算话题,李远玲才想起来刚才还有个问题被岔过去了。

  “小王刚才提起超算什么时候到货,据我所知超算已经研发成功了,不过由于制造大流量路由器内部控制芯片的成品率很低,第一批次的产品还轮不到我们,不过浪潮完成第一批次的供货之后,我们华晨肯定是第一个能拿到超算的部门。”

  经过接近一年多的艰苦研发,王欣带着团队终于迈过了大流量路由器这道坎,浪潮机群式超级计算机系统进入了最终测试阶段。

  由于涉及到热核武器领域的因素,梁远还不知道超算的所有关卡都已经顺利解决,李远玲能知道消息也是因为和苏良宇沟通频繁的缘故。

  四月中旬,港基集电命名为c3的新一代处理器核心提前一个月流片成功,大部分c3处理器的主频都在3036hz范围内震荡。

  不过让人惊喜的是生产线切割出了极少数量的精英版c3处理器,其主频逆hz。

  王欣用精英版的c3处理器做底子,搭配上早已准备好的外部电路之后,卡了许久进度的路由器项目终于水到渠成,最大流量高达26的路由器终于在数据堵塞这道难关前一跃而过。

  兴奋的浪潮团队收集了所以这次流片产生的精英版c3处理器之后,手动改出了近百台26路由器开启了机群式超算系统的最终测试。

  浪潮工作站升级成c3处理器之后,每个计算节点的浮点运算次数达到了4000万秒,王欣一口气装配了80台浪潮运算基站,直接把超算的运算次数推高到了每秒30亿次,然后这台测试品就被某神秘部门预定了。

  虽然苏良宇不知道超算已经开启了最终测试,不过超算所有的芯片都是港基集电提供的,对于苏良宇这类技术大牛来说,随便动笔算算就能把超算的实际情况猜的八九不离十,李远玲自然也得到了大概的消息。

  如果不是知道超算即将研发成功,李远玲也不会启动掠形叶片的标准循环测试,眼下超算即将到来,不测试下得到大量的实际数据,哪可能知道这几年华晨在掠形叶片上的探索是对是错,下一步华晨到底应该向着哪个方向继续前进。

  “能第一个拿到就太好,我们部门攒了太多的数据等着验证处理,要靠人力按计算器计算,所有人一起动手都得算上70年。”

  在华晨工作得久了,就算没人明说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第一台超级计算机肯定是被军方弄走用在急需超算系统的国防领域。q

  工业之动力帝国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