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麻烦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耗时半个月,各千户所总算凑齐了分摊给各家的兵额。

  赵安也没有搞特殊,乖乖选上二十人送到了汤站,在那里同千户所的大队人马会和。

  这二十人不同于其余各所东拼西凑出的乌合之众,他们都是赵安从安奠旗军中精心挑选的军士,个个弓马娴熟。

  七天前宽奠参将使人传令,从原本交付清河游击胡咸宁手中的两千丁中分出八百驻守宽奠。

  这八百丁便是从右、后两个千户所出。

  据赵安所知: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在辽东边墙内重建了宽奠六堡,这虽然导致了六堡失去遏制建虏的作用,但也使得明军在辽右保存了一定的有生力量。萨尔浒兵败之后,移建后的宽奠六堡才被建虏占领。

  去清河堡完全是送死,而去宽甸可不是,宽甸的可操作性远远大于前者。

  清河离安奠太远,一来一去就要大半个月,而此时距离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又有七个月,时间完全不够。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清河不属于定辽右卫管辖,赵安对清河的影响力极为有限。

  时间和实力都不够,赵安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稳住宽甸。

  因此赵安在与唐义沟通之后,整个右千户所募兵员基本都是青壮,所耗费的银两自然也翻了几番。但右千户所招募的两百多兵都是由赵安部下担任基层军官,整只队伍将由赵勇带领。

  目前的宽奠参将与庄远山相识,又收了赵安的银子,因此也不会打乱队伍编制、胡乱调动人事。

  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使得赵安能通过赵勇直接指挥训练驻扎宽甸的兵马,最好能立点战功,以便赵安实现逐步吞并宽奠官军“阴险”目的。

  在萨尔浒战役之前,这支队伍应该能具备一定战斗力,改变战争结果不太可能,“莽夫”杜松的存在让赵安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但保全刘綎这一路兵马却并非没有希望。

  若是这一路明军能够保存下来,即便杜松、马林仍然全军覆没,至少辽右不会被建虏轻易拿下。

  赵安看着眼前的與图入了神。

  直到赵义的急切的声音传入耳中。

  “大哥、大哥!”

  还未进门,赵义便嚷了起来。

  “何事如此慌张?”

  赵安皱着眉头看向弟弟,为将者应当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

  “范家来人了。”

  赵义有些慌张。

  “在哪?”

  赵安眼神一凛。

  “我把他们带到衙门了。”

  “无妨,我去会会他们。”

  随即赵安点起一队家丁,出了军营,直奔百户所衙门。

  路上,赵安问起弟弟:

  “来了多少人?”

  “只来了七八个人。”

  赵安松了一口气,进衙门前,先让家丁们牢牢地把守好的前后门。

  走进正堂,赵安只见一个身穿青布棉袍,头戴棉帽的中年男子坐在正堂右侧的位子上,身后还站着两个护卫。

  见赵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