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各方势力,动向不一_大隋天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天下大势,大隋渔翁得利,成为了九国会盟之后的最大受益者,吞灭燕卫,疆土扩大,国力强盛,已经稳压备受打击的秦国。

  如今东域三洲,苍茫大地,当数大隋为最强国,除此之外,秦国扎营函谷关内不出,以此调养生息,整顿士气。

  上次与古晋联军一战,秦军损伤惨重,因为白起战死的消息而一蹶不振,此番秦军士气衰弱,国力也跟着降低许多,已经不足以称作东域第一大国。

  虽说秦国依旧地大物博,然遭受如此打击的秦国,已经不足以跟当初势如破竹的大隋相比较,有些自顾不暇的趋势。

  毕竟古晋联军就驻扎在三十里地之外,随时都准备再次发动进攻,上次苏秦一人力挡百万大军,给秦国一个喘息的机会。

  秦国乘机在函谷关内修养,闭门不出,自顾不暇。

  如今古晋联军撤兵三十里地,隔岸观望,消息传来,隋国对楚国发动进攻,势如破竹。

  楚国派刺客刺杀杨广而不得,如今大隋君王杨广恼怒,御驾亲征,对楚国发动全面进攻。

  对于如此消息,古晋联军方面,张仪面色间满是愁容。

  上次与苏秦一见,他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是没有想到苏秦竟然是混得比他还要好。

  经过上次的事情,苏秦之名响彻天下,威震九州。

  尤其是苏秦那句“吾一人即可阻拦百万雄师,凭借吾这三寸不烂之舌!唇舌可为刀剑,唇枪舌剑,可力战百万雄师。”

  苏秦一举成名,反观张仪,虽说他前阵子风头正盛,风光无限,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以薄弱之国的力量硬撼秦国,使得秦国兵败函谷关,广为流传。

  在各国民间,张仪之名可是十分响亮,提及此名,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便是关于张仪的这段佳话。

  然好景不长,张仪虽说名声在外,广为流传,如今却也是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因为上次函谷关外一事,张仪的名声倒是有所下降,为苏秦的名动九州做了铺垫,人们将他们二者相比,皆是发出感叹。

  张仪虽说有勇有谋,有才干,有胆识,然与苏秦相比,却是缺了一些东西。

  正如那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君而侍。”

  张仪虽说才干过人,但却是效命古晋联军,与大隋相比,却也相比见拙,遂大家认为张仪与苏秦一比,输在了眼光之上。

  张仪选择古晋联军,弱国无人权,与强势的大国相比,弱国根本毫无话语权,更是备受打压。

  哪怕是韩赵魏三国联合,听了大隋会派兵攻打而来,却也是吓得赶忙撤兵,这便是强弱过之分。

  如今大隋进攻楚国的消息传开来,张仪与韩赵魏三皇坐于营帐当中,面色皆为凝重。

  “张卿家,如今消息传来,杨广那厮御驾亲征,要对楚国全面开战,这于我等来说,岂不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