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0章山精鬼怪之说_乡野小村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作,这棺山梁的名字,就是从那个时候被人这么叫的,一直延续至今...”

  徐小凤三言两语,便把此事给娓娓道来了。

  原来在古代的时候,具体年岁,徐小凤也不知道,毕竟这种传说往往都是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时至今日早已有了偏差。

  古代总兵进山剿匪,但是因为不熟悉山路,损兵折将。后来遇到了这徐家岭的一个老道士,老道士早些

  年的时候在东南当兵,是戚家军的后人。便带着那个明朝总兵进山,取的是一条小路。

  途径一处类似一线天的悬崖,却看到悬崖两侧,树立无数悬棺。那些悬棺嵌在悬崖绝壁的石缝当中,一口一口的悬棺也不知是什么年月就在那里的,如同一尊尊的杀神一样,悬在悬崖绝壁之上。

  那总兵行军于此,抬头一看,却看到周遭全是悬棺。当即慌了心神,坐下的骏马也惊了。

  士兵们议论纷纷之际,总兵再看那老道,竟然不知去向!

  一众士兵在这悬崖绝地的最下方,最怕的就是悬崖上面,若是出现敌酋,放矢投石,那可真是灭顶之灾。

  总兵当即命令人掉头撤兵,退回巴中再谋打算。

  却不曾想大队刚掉头,突然一口悬棺便从那悬崖绝壁上坠落下来。

  悬棺年代久远,还未落地便已经化作齑粉,里面尸骨也一并落了下来。

  只是当那尸骨落下来之后,众人这才看到,尸骨里

  面的正是一个身着道服,但尸首已经完全干瘪的道士。

  而在那老道士的棺椁里面,更是有无数陪葬器具。这些器具用竹筒包裹,竹筒里面裹着一层极为软盒的蜀锦,内里还有不少的干草鹅绒做填补,摔下来之后虽说有折损的,但一些陪葬的金器却是完好无损。

  那总兵眼见如此,心生一计。想着虽然剿匪不力,但是倘若能够带回一批价格不菲的金器也算不枉此行。

  于是乎便命手下善于攀岩的士兵开始攀崖,将那悬棺尽数取下,拢共百十余具悬棺。小心翼翼的取下来之后,里面果真陪葬着不少金器。

  那总兵也不假思索,尽数的将金器带走,回了巴中,转道进川,回到了成都。

  事后总兵上头的王爷听闻此事,大为欢喜,加之那王爷本身就喜欢古玩器具,如此带回来诸多至宝,也就忘了剿匪的事情,对那总兵封赏不说,还赏了一房小妾。

  事情本应该告一段落,毕竟见不得光的事情,那王

  爷也是将此事掩盖,秘而不发。

  但不曾想,半年之后,那总兵竟然突然暴毙而亡!有人说是王爷送来的小妾跟府上的佣人勾搭上了,想要私奔不成被发现,起了杀心。也有说法更玄乎,说是那小妾本就是巴州山精,总兵掘了山精的祖坟,这才招致杀身之祸。

  总之说法众说纷纭,但也就因为这件事,传到了巴州老百姓的耳朵里。

  这大巴山一麓的山坳坳里出现了悬棺,于是久而久之,传言更甚,说是这山里埋的比悬在绝壁上的还多,于是当地就给这道山岗起了名字——棺山梁。

  但故事大体还是那个故事,陈阳权当一听,也自知半真半假。只是那杨小凤说的可谓是格外动听,绘声绘色,好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一般。看来显然这段神鬼传说在当地流传颇广,而且也有些年岁了,不然的话,杨小凤也不会说的如此让陈阳觉得如身临其境一般。

  “只是这和那棺山梁疗养院有什么关系啊?”陈阳循循善诱,便是话勾着话,想要让这话题继续深入下

  去,最好的是能从杨小凤的口中得知这里面更多更深层次的事情。

  毕竟当年这么一个村落,建起来这么一个疗养院,而且没看几年就关了。在当地这肯定是个大事情,种种传言颇多,需要陈阳一点点耐心的去挖掘,寻找里面最有价值的事情。

  从棺山梁的名字入手是个不错的选择,陈阳也觉得火候把握的差不多了,继续追问起来了疗养院的事情。

  果不其然,一问起这疗养院,徐小凤的神情又有些不自然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