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零章 几经风雨度,野菜相继生_山村生活任逍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个人照料,这得吃多少苦啊!

  “小宇,你中午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菜饼子,山麻扎馅的。”周宇想都没想随口说出。

  “好,妈中午就给你做山麻扎馅的菜饼子,这时候山麻扎应该刚发头茬嫩芽,味道是最好龗的,待会让你爸到山上采一些回来,顺便再采一些小根蒜回来配在一起味道会更好。”

  周宇赶紧打断老妈,开什么玩笑,自己可不是小孩子了,想吃点野菜还得自己老子出马?于是赶忙说道:“妈,这事儿可不用劳烦我爸,还是我去吧,再说我这十年左右没采过野菜了,找找童年的影子也好。”

  听着儿子说得有趣,老两口哈龗哈大龗笑,也就不再坚持了。

  吃罢早饭的周宇拐着个柳条筐,拿了把小铲子奔着村子北面的山坡而去。

  周家村周围的山上都是油黑松软的酸性腐植土,特别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野菜的品种多,长得也格外肥嫩,山麻扎、刺嫩芽、荠菜、大耳毛、蕨菜、大叶芹、猫爪子、歪脖章、黄瓜香……

  站在半山坡,看着莽莽群峰以及那漫山的翠绿的野菜,周宇不时地一阵感慨。

  当小河欢唱,大地披绿装之时,野菜便从地里探出头伸展腰肢,疯长开来。它们在田埂上点头微笑,在山坡上挥手致意,在水塘边悄悄呢语,在石缝里默默深思,它们摇曳着恬淡妩媚的风姿,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垂青。

  野菜唤醒了沉睡的冬天,引来了鸟鸣蝶舞,点缀着周家村附近的山野,增添着生命的亮色,丰富着山民们的生活;提示着乡亲们挥鞭赶牛,始于春耕。

  城里人都感觉野菜是那么的天然美味。可是,在周宇的记忆里,野菜却是充饥的粮食,用周家村人的话来说,就是“野菜半年粮”,在周宇小时候生活特别贫困的时候,野菜是乡亲们的主打粮食。

  周宇还记得那时的一首童谣: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几经风雨度,野菜相继生。三月荠菜鲜,四月山麻楂。

  野菜中周宇最爱山麻扎,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在开春的时候,几场春雨过后,它就一簇一簇地生出很多的嫩梗,每根梗的上面生出对称的两片叶子,尖尖的,继续长下去,又会长出两片对称的嫩叶,和下面的两片交错着,翠绿翠绿的。

  将山麻楂采摘后用开水焯一遍,然后再用冷水浸泡一两个小时,中间多换几遍水,这样野菜的苦味就去除掉了。

  山麻楂喜油水,且油而不腻,味道独特,特别鲜美,最适合做包子。可是周宇小时候想吃顿白面都是奢侈的事儿,哪还能用那么金贵的东西用来包野菜包子?多亏了老妈心灵手巧,既然没有白面那么苞米面总是有的,于是就用切碎后的山麻扎和过年杀猪靠油后的碎油渣混在一起,再少加点野蒜和馅用来包菜饼子,就这样山麻扎馅的菜饼子成了周宇记忆中不可多得的美味之一。

  住在山村的人没有多少人对吃野菜感兴趣,也就是赶上过节有些荤菜了才会到山上采两把回家涮涮肠胃,所以山上的野菜特别多。周宇没用上一小时就采了慢慢一大筐的山麻扎和小根蒜,最龗后手里还掐了一大把刺嫩芽,这才哼着小曲返回家。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