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9章 以德服人_寒门仕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监视他,不敢有太多松懈。

  总之一句话,对于他国人的使用,处处都要多留个心眼。

  言归正传。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属于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要那怡人的东风一到,琼州的基建项目就可以依次展开了。

  那,东风又是个啥子呢?

  咳咳,不是导弹,而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水泥!

  在早些时候,齐誉就已经写出了数个配方,让丁六指用小窑的方式来进行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出实际性的结论,继而摸索出水泥的制造工艺以及最佳配方。

  ……

  三个月后,北方的京城里。

  时下夏暑渐去,秋凉袭袭,不冷不热舒爽怡人。

  放眼去看,齐府大院里的葫芦架上已经是硕果累累,周氏又可以多开几个大瓢了。

  不过,今天的老太太却没有了这份闲暇心思,此时的她,正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家的大院不停叹息,语气里满是患得患失的惋惜感。

  是的,她老人家心里有事。

  就在今天一早,突然有一个陌生女人捎来了儿子阿瞒的家书,据那信中称,儿子让全家南迁,去到琼州之地团聚,云云。

  对于南迁这事,周氏是老早就想到了,可是如今真到了跟前,她又有些恋恋不舍起来。

  柳荃劝她说:“娘啊,相公做的是朝廷的官,去哪里任职并不由得他,咱们做为他的家人,也只能跟着他的仕途游走了。”

  “唉,理是这么个理,可我这心里就是不太舒坦。”周氏一叹,开始说起了过往,她道:“这几年来,咱们可是没少搬家!最早时,咱们先从老家桃花村迁到了永川府,然后又从永川府迁来了京城,如今又要举家南下前往琼州。唉……你说,到底哪里才算是咱们的家呀?”

  为这事烦恼?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有谁愿意多搬家呢?

  柳荃笑笑,继续劝慰她道:“呵呵,娘还真是个念旧的人!嗯,我记得相公曾经说过,家人们在哪里团聚,哪里就是咱们的家。家是一份温馨的情感,并不是指一座座冰冷冷的宅院。”

  嗯,想想也是。

  经这么一开导,周氏又变得高兴起来。

  而后,柳荃就讲起了具体的南下计划。

  按照齐誉信中的嘱咐,京城的这处家产不做任何变卖,如此一来,搬迁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带好随身行李,直接坐船轮渡也就成了。

  关于南下的路线,总体上来说还是以走水路为主,这也是齐誉特别交代的。

  对此,博学的女儿倒是提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议。

  比如她说,不如先走京杭大运河直至老家永川府落脚,然后,再按照父亲信中的吩咐去到姥姥家和姑姑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跟着同去琼州,等等。在处理完了这些亲戚事务之后,再走水路继续南下。

  现在时值秋季,北风渐起,南下的速度应该不算太慢。

  柳荃对于地理山川的知识半点不懂,所以,她对于女儿的建议基本上是以采纳为主。

  周氏一听可以途径老家,就禁不住心心念念起来,心里头的那一丝惆怅,霎时间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