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八六、战罢又迎双重喜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李全的腰眼。

  “四娘子?”只从李邺这一个动作上,李全便知道是谁传授了李邺枪法。他脑中电光火石般一闪,杨妙真青春年少时的模样又浮现在他面前。

  听说她如今已是大宋贤妃了……

  心中如此想,李全手下却没有放松,铁枪横扫,只是一和,便将李邺自马上扫了下来。若不是有甲胄护体,这一下便足以让李邺断上几根肋骨!

  李全回枪再要刺时,李邺身后的骑兵已经潮水般涌向他,他虽是勇猛,却也不得不暂避锋芒,而且见着主帅旗帜,流求步卒也向这个方向推来,离此没有多远了。

  “饶你一命吧。”李全心中有些不甘,领着余部向史天泽逃遁的方向追去,跟随他的,都是这支蒙胡部队中最为精锐的探马刺军,故此虽是大败,却仍不零乱。

  李邺灰头土脸地自地上爬起,看着起先抢在他身前的那两个骑兵,他们都是咽喉中枪,已经气绝了。他神色懊恼,轻轻将其中一人尚大睁的眼睛阖上。

  自己到得最后,还是未沉住气,故此才会有此险。

  自责让他忘了大胜的喜悦,见他不上马,那些骑兵也不再追击,而是护着他等待步兵上来。

  好一会儿之后,李邺才重新上马,他无意再去厮杀,而是回马奔向本阵。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剩余的事情便是打扫战场了。

  “李参领,俘虏除了蒙胡外,还有金人、契丹人和汉人,当如何处置?”吴房见他神情肃然,便上来问道。

  李邺一顿之后,哼了声道:“蒙胡尽数活埋,其余押送回去挖矿,咱们徐州正要矿工!”

  “还当立刻上奏朝廷才是。”吴房又提醒道。

  “知道知道,老吴,今日……多谢你了。”李邺有些羞恼,但想起当初赵与莒曾说过的话,他还是向吴房道谢。

  夏村大捷的消息,仅用了四日便传到临安,《大宋时代周刊》第一时间对此做了报道,报道之末,还配发了邓若水亲自捉刀的《华夷之辨考》一文,这篇文章并非由赵与莒授意,只是邓若水针对与蒙胡军队两名指挥官史天泽与李全都是汉人之事有感而发。在《华夷之辨考》中强调,分辨“华夷”并不依靠血统,而是依靠是否接受华夏的“道”,也就是价值观。

  “夷狄之有君也,不若诸夏之亡。何也,道之不行也。此道者,为爱于其国、敬于其长、友于其朋,为仁,为礼,为至善。为好学,为勤思,为进取,为包容。若夷狄亦行大道,则夷狄为华夏矣,若华夏失爱国之心、敬长之意、友朋之谊,无仁、无礼,不求至善,弃学、惰思、自封、偏狭,则华夏亦为夷狄矣。”

  邓若水这番话出之有因,上次因为流求货物冲击大宋民生之事虽然平息下来,但水面之下仍有暗流,特别随着“博雅楼学士”的任命,有人便在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