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9章 亲自操刀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增设更为主力的部队,布置在边疆地区,分减中央陆军的压力。

  中央陆军的一二级部队编制都保持在正常的万人的规模,装备水平大体相近,基本上就等于所有部队都全面向正规的主力部队发展,只要是中央陆军编制都属于主力陆军,以日常训练和考核成绩为一级部队的指标,每年额外有一部分可以自行调用的补贴。

  随着现代装备的发展,陆军的后勤补给和快速机动作战都会质的提高,帝国陆军不在需要依靠增加数量来弥补轻机动快速作战中的火力缺陷,宋彪还是将帝国陆军的每一个步兵师都保持在万人的规模,思路还是想要强化步兵师的总作战力,减少部队的编制数量,在战争期间通过扩大连队一级的数量,迅速将每个师扩大到五万人的规模,三到五个师就能扩大为一个集团军。

  这样的好处是在战争时期不用大量增加番号和新编制部队,这是蒋介石在内战和抗战中最大的失误之一。说明蒋委员长还是完全不懂军事,增加一个番号,增加一个师级编制就需要一大批久经锻炼和考验的高级军官团队,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便增加一个师的编制,却只能抽调一帮能力不及格军官担任将领,哪怕装备是第一流的。一打起来也是白白送装备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一旦战败就将是从指挥部到后勤全部被灭,整个损失比死伤十万步兵还厉害。

  如果只是一个主力师不断消耗士兵,指挥和后勤系统都还是稳固的。那就只需要补充新兵即可,顶多是随着老兵的减少,战斗素质会有所下降。整体战斗力下降还是不多的,随着战争历练,只要保持方法和合适的训练,采取合适的战术,整体战力甚至不会有下滑。

  蒋中正不懂军事,不懂装懂,自以为用兵打仗很简单,结果误国误己,军事永远只是看起来很简单,读几本历史书似乎就能指挥战略决战。其实远非如此,因为决定战略计划的永远不是地图、历史、资料,而是双方的部队实情。

  按照宋彪重新设计的这份三期计划,基本是将整个帝国中央陆军大整改了一番,帝国中央陆军将编设45个师。63个旅和24个直属骑兵团。

  步兵师采取两种编制,一级部队每个步兵师各设置一个附属的坦克团、炮兵团、辎重团、工兵团,步兵团三个,每个步兵团下设一个装甲坦克营;二级部队每个步兵师相比前者少一个坦克团,多一个步兵团。

  骑兵师全部取消,师改旅。旅改直属团,总计7个骑兵旅,24个直属军区的骑兵团。各步兵师除了特殊情况,一律取消骑兵营编制,只在团部设有直属骑兵连。

  全军编设15个炮兵旅,12个坦克旅,4个铁道工程旅,2个铁道炮兵旅,18个辎重旅,炮兵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