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英国人是什么好东西吗?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亚国家出口商品。不断增加帝国中央的黄金储备。

  日本也在积极的干着这种坏事,乘着欧洲工业产品的大萧条和德国对外出口的完全中断。大肆出口廉价商品争取市场,国际资本也大量涌入中国、日本和美国,进一步刺激了这些局外国家的战争繁荣。

  ……

  1916年6月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在俄国的情报工作,宋彪已经可以确认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的条件基本成熟,俄国内部的混乱和也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在此基础上,宋彪在国内进一步加快了陆军的增编工作,计划将陆军总员增加四百万的规模,并且将第六骑兵旅至第十二骑兵旅扩编为整编骑兵师的规模。

  国内外都以为皇帝即将正式参加欧战。并没有对此产生诧异和疑问,只有德国感到担忧的派出密使前来游说,希望帝国继续保持现在的情况。

  在欧战的南线战场,帝国已经在战争中证明了中国陆军的作战水平,即便是面对奥匈帝国的部队也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一旦超过两百万规模的帝国陆军涌入欧洲战场,对德奥同盟而言简直是最糟糕的消息。

  身为皇帝和帝国中央国防军最高总司令,宋彪并不想和别人解释,在命令海陆两军继续增编后,他很隐秘的安排一等参谋官郭玉迟组建北方参谋局。从事高度保密的作战调查和备战,自己则在宣政园里过着一种近乎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一个人寂静的盘算所有的作战细节。

  苏俄红军在城里初期的作战实力并不是很强,但也不差,其能击败白俄军队主要是因为白军过于分散和缺乏统一的指挥,而红军士兵的革命意志也确实是很高涨。

  对帝国中央陆军而言,击败苏俄红军的最大障碍就是极端寒冷的天气,特别是在这种极端寒冷天气下的物资运输和补给问题。

  为了尽可能的让北征的部队在那时做好准备,宋彪在乌里雅苏台、库伦、呼伦贝尔、佳木斯建立四大集训中心。将多支主力部队和52个新编团调至这一带进行长期集训,南方士兵则抽调到察哈尔、山西和陕北地区集训。

  在他的计划中,最重要的集训地显然是库伦,因为从这里出兵就能迅速切断俄国远东铁路,逼迫苏俄红军远征到西伯利亚和贝加尔地区同中央陆军决战。

  宋彪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他准备亲自在最寒冷的季节去蒙古最北端的地区体验严寒,观察布里亚特人和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以此建立一套全新的后勤补给体系。

  不同的气候环境和不同的地区,军事的补给就有着不同的特点,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与其说他们败给了俄国和寒冷的天气,不如说他们失败于寒冷地区的军事后勤工作。

  在此之前,宋彪提前派遣北方参谋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