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8章 二十年内不挣钱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之心再次复苏了。

  他这几十年,建了大清第一个近代煤矿、第一条现代铁路、第一座现代铁矿,有了这些第一个名头,成功而且有实效的却善法可陈,投入正常运作后。接手之人却都是碌碌无为的官吏,这些个“第一”却无一例外成为日后官办产业失败的例证。

  而徐润对于这位年长几岁、实业派的兄长自然是十分敬佩的,在招商轮船局经营的数年间,轮船局内部的事务。无一例外是由徐润来全面负责的,而轮船局与国内商家、洋商、漕运方面的事务,几乎是都唐廷枢在跑动,而且而兼管理开平煤矿的事务。

  两人可谓是配合默契,今天听到唐廷枢对广东工业的评价。着实让他也大吃一惊,这江南制造局代表的可是大清第一流的工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中堂大人在这当中投入了多少银子,又汇聚了多少人力,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但是却让唐廷枢一下子给贬了下去了……

  这让他十分的惊讶、也十分的疑惑,唐廷枢的为人,他自然是知晓的,这上海滩十里洋行,不管洋商还是买办。那可都卖他几分面子,老唐从一个洋行里最底层的买办熬到现在的威望,他的为人方正、买卖公道,那是人人称道的。

  当年两人草创招商轮船局的时候,船不过数条,资产不过20万两,数年间就壮大到了上百条商船,年利润上百万两,这其中,老唐的人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徐润自以为也是功劳卓著,他对招商轮船局的经营也是一大亮点。

  不过,就算是在当时,唐廷枢可是为李中堂大人打工来的。也没听他如何表扬江南制造局,由此推断,这广州的工业想来是有过人之处!

  想到这里,他忽然明白了这次招股的缘由,这位秦总督倒是有钱的很啊,就算是李中堂大人想要立刻拿出400万两。那也要算计半天,听老唐的意思,400万两似乎对于这位秦总督来说,却压力不大……

  压力不大,却选择了另外一条经营之路,而是把铁路公司通过招股来运作,很显然,这是这位秦总督在做某些尝试吧……想到这里,他忙追问道:“建时兄,莫非秦总督有意通过这一次的招股,尝试以这个办法来盘活广东的经济?”

  “润立,却是此意啊!”唐廷枢哈哈一笑,点了点头,徐润到底是头脑活络的大买办,自己稍露口风,他依然猜测到了原因,“秦总督的志向,老夫实在是看不透彻,不过,老夫有生之年,能结识与他,委以这兴国之重任,不瞒润立你啊,我可是感慨了几回啦!”

  徐润越听越迷糊,这老唐自从去了广东之后,就跟吃了鸦片似的上瘾了……是拍马屁上瘾了,把这位秦总督吹的九天九地唯一的圣人似的,这位秦总督自己也聊过,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