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〇三〇章 沙漠炼狱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移到了叙利亚境内。

  随着战线向南北两翼不断扩大,坦克已经没有办法集中使用,沙漠太辽阔了,而且由于冬季大风频频,沙丘在劲风席卷下不断变化,往往直线距离四五百米内便隔着几个小丘,彼此无法看见,这给德军的防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德军不断地利用这些小丘,发动一些反突击,这使得安家军的进攻部队,也不敢穿插得太快,以提防被德军包围打伏击。

  安家军步兵的进攻模式几乎是教科书式的,穿着土黄色沙漠迷彩服的官兵,在漫漫的黄沙中,数以百计以班排为单位的小分队,组成一个个大战斗群的方式,他们端着自动步枪,在一个个沙丘和戈壁间,层层向前推进。

  虽然兵力多装备好,但安家军并没有采用日本人最喜欢的自杀式冲锋,这使得德国人无法充分依赖临时构筑阵地从容进行点射和扫射。

  安家军小分队通常的做法是在进攻受阻的第一时间,藏身于对峙的沙丘后面,呼叫坦克和炮火支援,为了一个火力支撑点,他们可以宣泄数十枚甚至上百枚炮弹,直到把整个德军阵地炸得粉碎为止。

  不得不承认,这种战法很有效,弹片、烈焰和罡风的杀伤威力惊人,修建在沙海中的战壕非常不牢靠,往往几炮下来便轰然崩塌,躲藏其中的德军官兵,要么坚持在那里直至被黄沙埋葬,要么只能选择撤退,寻找找下一个阵地继续作战。

  南方一个沙堆后面,一道才挖掘好的战壕底部,藏着二十多个德军官兵,他们听着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不断地喘息着。

  看到官兵们干涸的嘴唇,默尔克中尉缓缓地从腰间解下从死亡的中国士兵身上得到的水壶,仰头美美地喝上一口后,这才将水壶递给身边的弟兄,然后依次传递下去。在上午十一点发生在边境线一带的战斗中,默尔克率领一个连的德军,在一个环形沙丘地带伏击了一支安家军的拨索队,在付出三十多人的代价下,全歼了对方一个十五人的小分队,并在对方援兵赶来之前顺利溜掉。

  但是,此刻每一个官兵脸上,都看不出一点高兴得样子,在连续的逃亡中,他们就像是可怜的猎物,不断地遭到来自天上和地下的攻击,一个连的部队到现在仅仅只剩下这么点儿人,他们非常清楚,随着弹药告罄,如果不投降的话,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死亡的命运。

  靠在北端沙坑壁上的特斯克中士,最后一个接过水壶,喝完后舔了舔嘴唇,露出一副享受的表情,嘴里却在抱怨:

  “上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原本我们和中国人好好的,非要打一仗,这些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我听说几条战线都失败了,上百万人葬送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奥尔特希上士参加过艰苦的列宁格勒和莫斯科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