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四六章 拓土开疆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行会谈,高调宣布正式解散共产国际,使得苏联与各国达成谅解,共同抵抗轴心国家侵略。

  但随着斯大林格勒沦陷,莫斯科战局彻底崩坏,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急速下降,由于担心苏联失败后德国会利用缴获的作战物资用以对付英伦三岛以及非洲盟军,美国国会已经在讨论中断在南华下的高达十亿美元的援苏物资订单,转而把这笔物资用来武装国民党和**军队。(《》)

  安毅与莫洛托夫一共商谈了一周时间,期间莫洛托夫四度愤然中途离场,拂袖而去,但次日又赔笑恳求恢复谈判,终于在二十九日这天,苏联统帅斯大林亲自乘坐火车赶到凉州省省会霍去病城,与专门飞赴此地的安毅亲自展开会谈,并在一日后签订新的《华苏密约》。密约规定:

  苏联在承认此前签订的密约基础上,将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作价一百亿华元,售予南华。南华方面将给予苏联方面飞机、大炮、坦克、装甲战车及弹药、燃料、粮食、棉衣棉被等战略物资的全方位的支持。

  对于安毅来说,这个条约可谓一石多鸟。其一,武装苏联对抗德国的威胁,有助于改善南华的战略态势,苏联红军一日在莫斯科城及周边地区抵抗,德军一日抽不出手来威胁南华的西亚、中亚国境的安全,安毅之所以决定在新京高调欢迎莫洛托夫来访,也存在对德国警告的意思;

  其二,密约签订后,南华即从法理上正式获得了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统治权,不说别的,仅仅是后世发现的西伯利亚大油田和大气田,其价值就至少在十万亿美元以上,仅秋明一个州的油气资源就已超过美国的全部储量,再加上南华控制的西亚地区,可以说南华已经掌握了未来油气的定价权;

  其三,购买土地的代价,不过是自己国家发行的货币,以及大量行将淘汰的军火,这对于推动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非常有利。

  综合种种方面,这笔生意还是很值得的。

  而在苏联方面看来,虽然售卖领土有丧权辱国之嫌,但此时苏联已经山穷水尽,随着资源丰富的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的丢失以及莫斯科周边地区陷入战火,苏联已经无以为继,只能咬牙坚持下去,舍不得彻底放弃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利益,连政权说不一定都会颠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次,这个时候的西伯利亚,根本就没发现油气田的迹象,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大多是冰原和沼泽,仅仅在塔夫达河及额尔齐斯河以西、以南地区有大片良田。且自三七年后,叶尼塞河以东地区,早已不在控制之中,即便西西伯利亚有斯维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等重工业城市,但不要说比不上东欧和乌克兰地区,就连乌拉尔也比不上。卖出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