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一一章 风云再起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全部被摧毁,田旅余部退守北城墙。

  十日至十二日的战斗,极为惨烈,许多地段经过反复争夺,血流成河。十三日,田旅团长石成文在北城督战阵亡,临近黄昏时,日军一部在北城墙上取得立足点。王靖国在向陈长捷及卫立煌发出求救电后,组织部队进行反扑。首先是田树梅旅的进攻,其后是杜旅卢仪欧团的进攻,均未奏效。此时王靖国麾下已经无多余兵可用,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进崞县县城。

  部下拉起王靖国就走,在南门城门洞时,王靖国摆脱众人,坐下不走了,说:“就这么败退了,我回去也是一死,索性就死在城里,还可以当个烈士!”

  经过参谋长梁培璜苦劝,再次上路,走了大约一里,王靖国又道:“我不走了,你们用枪打死我吧,如果你们不忍心,就用被子包住我,再开枪。”

  此时参谋长梁培璜已经把现实情况汇报给了阎锡山和总参议赵戴文,声明部队已经战至最后,如果再不撤离,只能束手待毙,阎锡山复电同意撤退。王靖国得到梁培璜的情况说明,终于燃起求生的**,带着部队,东渡滹沱河,进入山中,躲避过了日军的追击。自此,崞县沦陷。

  就在崞县遭受攻击的时候,宁武关一线也在经受着日军夜以继日的进攻,薛岳根本不敢抽调兵力援助王靖国。随着崞县失守,宁武关后翼已经处于日军威胁之下,薛岳只得率部经原平南下忻(xin)口,加强忻口一线防御。

  日军三路大军于阳武河南的大牛店至南阳村一线汇合,东条英机趾高气扬,认为山西作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此后在平原和山谷地带作战,将有利于日军队形的展开,对接下去的胜利志在必得。

  虽然得到大本营和内阁的招呼,日本国内的媒体并未报道这一所谓的“大捷”,但在朝鲜、东北和中国华北地区的日侨中却被有心人推动广为流传,随着人员的流动,也传到了日本国内,东条英机因此名望大增。

  三月十六日,日军进攻原平。

  负责驻守此地的是陈长捷的第四十集团军,下辖三师四旅,其中包括王靖国所部的姜玉贞旅。可能很多人要问,既然陈长捷有着远超于王靖国部的兵力配置,为何还要从崞县抽调兵力呢?原来,阎锡山认为崞县地势太过开阔,不足守,因此刻意加强了原平的防守,准备利用县城东、西两翼山地,设置炮兵阵地,以期能给日军带去巨大的杀伤。

  东条英机采取了零敲碎打的策略,每次派出进攻的部队不超过一个联队,一步步蚕食第四十集团军的防御阵地。同时,以中队和小队为单位,向原平两侧的山地渗透,与拱卫炮兵阵地的第四十集团军步兵发生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月朗星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