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3 大战在即,吴军的自信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见附近的战舰颠簸乱晃,双方水军兵卒仍在厮杀,不断的有人从船上跌落下去,浸染得江面上处处都有染起的血红。

  魏朝固然比吴国兵多将广,而且战马等军用资源充沛,若是在平原地带打野战,要吃大亏的也多半会是吴国军旅...不过水战与陆战的打法天差地别,也并非谁的水军越多,战船更为高大坚固,谁便能稳稳的占据上风。

  魏朝固然也十分注重组建水军舟师,但是也鲜有进行大规模水战的机会...可吴国却不同,当初占据升州冯弘铎便掌控强大的楼船舰队,坐镇荆南的成汭建造犹如府第官署的巨舰,大型战船超过两百艘,并能发动十万之众...结果那两路水军实力强大的军阀,却都被吴国杀得溃败,而势力就此消亡......

  便如中原王朝面对北面自幼骑马开弓的游牧部族那般,吴军将士则大多水性精熟。所以即便过往吴国忌惮魏朝,可是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水战,对方非但不会胆怯,反而也能振奋起杀败魏朝大军的信心。

  柴克宏也注意到他所处的舟师舰队,虽然迫近此处吴军把守的水寨,可如今对方早有防备,即便军力有限,可是也仍能与己方部众杀得个有来有回...周围江面船只交错,仍是杀声如潮,而柴克宏忽的耳根一动,听见后列主舰上响起激荡的鸣金声,而传令舟师舰队转向撤离。

  一名军士胡乱一抹溅在脸上的血渍,又疾步赶至柴克宏面前,说道:

  “衙内,按我部先前所受的军令,如今既已传令收兵。看来东边也探觑得分明...徐温统掌的吴国水军主力,应该已经开拨出升州港汊,而就要在长江上与我军大干一场!”

  柴克宏闻言也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他忽的沉声念道:

  “待我朝集结淮西、淮南等几路舟师,与尽遣主力的吴国水军会战之际...吴军若胜,只怕我朝几年内也难以染指江南,而赢的如果是我军,那么要覆灭吴国,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了......”

  ※※※※※※※※※※※※※※※※※

  双方水军规模都达到近十万之众,而大军集结,也中还需要一段时日。往后的的半个月内,自淮南军扬州一带,直至宣州义安县(后世安徽省铜陵市)治下的长江水域,魏、吴两军水师在江上发现对方的踪迹,也总不免要再厮杀上几场...而这段期间,魏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大小战船损毁四十余艘,吴军则折损两千二百人上下,损失战船七十余艘,大多却都是小型船只。

  相较之下,吴国折损的以小船为主,而魏军损失的士兵更多,也全因双方在长江上战争,所处的战舰一旦倾翻、沉没,往往水性更为精熟的吴军水兵,如果没有遭受致命重创,即便跌入水里,仍能游回南岸,或者同僚船只上的可能性更大;可是反观魏军舟师,纵然在水军中效命,可是其中北地出身的汉子比例相对更多,也不是人人会水善游,所以单论个人水战的能力,反而还是要逊色于吴军......

  随后几日,宽阔的长江两岸,就算在陆地上也有大批兵马集结,开始耸立其一排排木桩栅栏,另有大小船舶穿梭运输,军夫壮丁也都在忙碌的搭建寨墙,寨墙后也耸立一座座箭塔、望楼,大量的船只停靠岸边,不管水军陆军,规模仍在不断的壮大着。

  无论魏、吴哪一方将官兵卒,再遥望长江对岸,依稀也能望将对方扎下将水陆连成一片的规模也颇具规模,一到火把齐明,甚至也足以映亮小半片夜空...随着彼此水、陆军各部相继开拨至此处,再待吴国徐温、李德诚,魏朝柴再用、安仁义这些各自主掌军旅的将帅亲至...这场声势极大的水战,便也到了打响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