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7章 苏于相谈尉迟出现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你在害怕?”尉迟恭走过去,坐下,笑吟吟的看着于永宁。只是这份笑容,落在于永宁眼里,却是格外的狰狞血腥。他似乎看见无数江南大族被夷为平地的光景。

  “呵呵。”他干笑一声,说道:“看见尉迟将军,我心里就有底了。”

  “你最好是这么想的,小东西。”尉迟恭咧嘴一笑,狞笑道:“这一路上过来,于刺史知道某抓了多少贼寇吗?”

  “多少?”

  “不多,七百三十一人而已。”尉迟恭吐出一个让于永宁头晕目眩的数字。

  乍一看,人数好像确实不多,但是要搞清楚,现在可是太平盛世啊。盛世之下,还有上百贼寇,这岂不是说自己这个安州刺史有眼无珠,不能治理地方吗?

  “下官有罪。”他哆哆嗦嗦的说。

  害怕,真的害怕。

  别看他出身关陇,但是他一样害怕。现在的关陇人根本无法和皇帝顶牛。隋末天下大乱,为了扶持李家上位,关陇人已经耗空元气支持,他们没有底气再敢和皇帝作对。

  何况,他们哪儿来的实力和皇帝作对啊!

  皇帝打压关陇人,他们不知道吗?

  不,他们什么都知道,可是他们有苦说不出啊。

  今上和隋炀帝完全不同,隋炀帝是不把百姓当人,不把关陇人当人,最终引起天下大乱,百姓造反,这才给了关陇人造反,改立乾坤的机会。

  可是今上呢,他处处善待百姓,不说其他地方,就是关陇人的大本营,关中,但凡关中百姓,现在谁不念着皇帝的好,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啊!

  没有百姓造反,他们只能孤身造反,可是要知道,当今皇帝横扫八荒六合,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等,不知道多少人死在皇帝手底下。大唐百战之军,谁不效忠皇帝。帝国将帅,无不为皇帝赴死。在这种情况下,造反就是把头伸出去送给皇帝砍。

  拉拢朝臣?

  做梦吧!

  于永宁非常清楚,皇帝用各种货牌,在关中,在山东,在南方等地,拉拢了不同的世家。可以明明白白的说,现在各地世家内部就不是一条心,裂开的不能再裂。

  至于结好武将?

  做梦都不敢想。

  皇帝手底下的肱骨武将们,谁不是皇帝肱骨,谁手中没有一两块货牌,他们现在是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谁脑子撞墙了,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跟着你造反?

  更关键的是,皇帝也没学习隋炀帝,一心想把关陇人弄死,而是学习杨坚,长年累月软刀子割肉,抓住机会就打压,完全不想着一棒子打死。在这种情况下,在关陇家族内部本就分裂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出头送死。

  尉迟恭摆摆手,“放心,这些人也不全是安州境内的贼寇,你这儿也就几十人而已,好好配合查案,你有机会得到陛下谅解。”

  “是,下官明白。”于永宁抿唇,压下心中紧张。

  不紧张真不行,贞观皇帝把帝国控制的太死,现在不是少了关陇人就不行,反而是嫌弃关陇人多余!

  他早就听说,中原一带州县自从开始铺设水泥路,普及摊丁入亩之后,当地百姓纷纷自发学习关中百姓,将皇帝视做在世圣人,这还能怎么玩?

  用异族奴隶代替百姓服劳役,铺路架桥,开通河渠,无偿传授百姓农耕技术,普及水车,木制脱粒机,普及早晚稻等等,早已将百姓养的温饱,令民心无不向唐。

  如此,便已经让天下安稳。

  而交通的通畅,又令得商贸繁荣,盐税,商税等税赋暴增,再加上对外贸易,又让朝廷丰足无比,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民心有民心,世家拿什么和朝廷对抗?

  更别说,北边那些个商贾,个个享受着水泥路的便利,早已将皇帝看成活祖宗。

  士农工商,除却士,皇帝尽得农工商支持。便是士族本身,不少人也是唯皇帝马首是瞻。因为,那些人跟着皇帝混的早,现在早已身价暴涨数十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