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8章 新年大考将开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堆人。

  “诸位这是作甚,我与诸位所食一样啊。”赵慈景一脸懵,这工作餐不都一样么,有什么好看的。

  “呵呵,赵尚书这胡凳甚好啊。”一位侍郎笑脸夸赞。

  胡凳,即小马扎,此物也属于工坊出品,用的是木头和结实的麻绳制造出来,胜在小巧方便。

  “东市巧木斋买的,你若有意,可去购买。”赵慈景老实回答。

  他在朝中一直挺边缘化的,属于默默无闻,吃喝等死那一类。论才干,赵慈景是有的,但是比不了杜如晦等人。做个一部尚书已属勉强。

  不过,他是先帝驸马,当今皇帝姊夫,故而过得很是舒适,一般人不会去故意找他麻烦。

  “赵尚书,这科举之事乃是陛下所关心之大事,若有用到刑部的地方,切莫客气。”那侍郎说道。

  “兵部也是!”

  “大理寺也是!”

  “伱大理寺凑什么热闹,用得着你们吗?”

  “怎么用不着,万一有人作弊呢!”

  眼瞅着要吵起来,杜如晦轻声咳嗽,场面顿时安静。

  而后,他无奈道:“你们都是朝中肱骨之臣,在这太极殿外吵闹成何体统,想陛下训斥你们吗?”

  众人讪讪一笑,旋即又凑到赵慈景那边小声议论起来。

  “呼呼啦啦.嘘,哈。”薛收一口气干完菜汤,舔了舔嘴唇,笑着说道:“像是闻见腥味的猫。”

  闻言,杜如晦也是失笑,“倒也不稀奇,毕竟是三年一次长安大考,两百分以上前三名,可是能进六部观政的。”

  另一边的温彦博手中捧着碗筷,踱步而来。

  “两位家中也有子侄参考?”

  “没有。”杜如晦摇摇头,“杜氏无人应考。”

  凉风吹进李叔良心里,令他无比舒适,他揶揄道:“杜氏看不起科举耶?”

  “非也。”杜如晦面不改色道:“只因无人能从县考中胜出。”

  想要参加三年一次的长安大考,首先得参加地方组织的县考,考完之后还有州考,最后获得资格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帝都考试。

  县考、州考,都是一年一次。

  不过嘛,这都是李智云这两年组织起来的考试,实际上没有多少的规章制度可言。而且,一般的平民在目前也无法胜过那些有资本的世家子弟。

  “杜相手中不是有一个推荐名额么,为何不用?”杨恭仁问。

  所谓的推荐名额,属于内部福利,即某位大臣推荐的人,可以直接参与大考,不过每年的直推名额有限定数量。

  这是李智云妥协的结果,因为上一次让韩瑗和王德真在六部观政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支持皇帝的世家们多有言语,为了安抚这些人,李智云便给其中一些人一个直推名额。

  不过,这不是固定属于某个世家的,而是由皇帝决定给某个世家使用。可能今年你有推荐名额,但是明年你得罪了皇帝,那么你就没有了,只能让子弟参加县考和州考,一步步考上来。

  最后,则是直推名额是有限的,今年只有十三个名额。而杜如晦手中就有一个,此外薛收和杨恭仁等人也有。

  “连县考都过不了,用了也是白搭。”杜如晦无奈一叹,多少有些可惜。

  他是知道内幕的,明白科举考试的试卷有多变态。自家人连县考都过不了,何谈长安大考。与其出来丢人,还不如直接放弃。

  更何况,京兆杜氏子弟,只能在关中州县参与考试,其竞争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皇帝是不担心选不出来人才的,因为考卷是他出的。何况,只有两百分以上,前三名考生才能进入六部观政。

  这便意味着,考不到两百分都是白搭。

  杨恭仁开玩笑道:“那你不若将名额送给我吧,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哈哈,我可听见你们说的话了,我要去告诉陛下。”陈叔达凑过来笑着说。

  “你去就是咯。”杜如晦不在意一笑,扒完饭。

  不多时,朝会再度开始,大臣们也相继走进太极殿。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