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他想不通他也想不通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这阵疲惫,只能昏昏睡去。

  在他睡去后,张婕妤从帷幕后婷婷袅袅的走出来,面无表情的看着榻上的李渊。

  殿外。

  裴寂矗立风中久久无语。

  他想不通,太子和齐王谋反,虽然是事实,但楚王也有很大的嫌疑,可为什么皇帝会视而不见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身体?

  不,他不相信。

  作为皇帝的好友,他很清楚皇帝对权柄的重视。

  那是因为什么呢?

  裴寂想不通,那是因为他永远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去思考皇帝的行为模式。

  不仅裴寂想不通皇帝,李智云也想不通裴寂。

  如果说从前他因为只能依靠皇帝立足朝廷,不得不做皇帝的爪牙鹰犬,那么现在,皇帝李渊已经病入膏肓,很可能一命呜呼,他却仍旧不愿向现实妥协,这又是为什么呢?

  忠心?

  屁的忠心,李智云可不相信裴寂这种老油子会有什么忠心。

  在李智云看来,裴寂大概率还是想保住他自己的权势地位。

  “臣觉得裴寂恐怕还是不死心。”

  神策府内,杜如晦听完李智云说起裴寂在政事堂的表现,开口分析道:“裴寂为人,狡猾善妒,昔年刘文静与其友善,但大唐立国之后,他却不容刘文静,三番两次构陷。由此可知,裴寂此人,嗜权如命。

  而今皇帝难以处理朝政,又命殿下监国,裴寂平日里与殿下素无往来,他担心殿下会对付他。故而,才会百般不愿意配合殿下。”

  “臣也觉得如此。”薛收道:“裴寂此人,殿下须得尽早解决,否则容其随意觐见陛下,日后恐生祸端。”

  李智云负手在堂内踱步,思忖片刻,说道:“不,本王打算留下他。若要动他,不是现在。”

  杜如晦想了想,试探道:“殿下欲借裴寂试探圣人?”

  李智云道:“不仅如此,裴寂在朝中根基深厚,广有人脉,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王想看看,有多少大臣是裴寂的人。”

  钓鱼,要有鱼饵。

  在李智云看来,裴寂就是个不错的鱼饵。

  与其让他逐一甄别大臣,不如让裴寂自己主动暴露,操作的好,能直接把他一锅端掉。

  杜如晦道:“殿下若有这个打算,那么裴寂那边,还需日夜监视,以免疏漏。”

  他觉得这个计策没问题,可行。

  “你说得对。”李智云颔首。

  旋即,他吩咐李珍找人去盯防裴寂。

  紧跟着,李智云拿出两份圣旨交给杜如晦和薛收。

  “这是对你们的封爵,武将那边,本王已让内侍传达,你们的,本王顺便给你们带回来了。”

  两份圣旨,一人一份。杜如晦和薛收此前都无爵位在身,这次一起封为县公。他从不会厚此薄彼,重视武将,但也不会忘记这些幕僚的功劳。

  杜如晦和薛收是最早效忠他的,当然要厚待。

  虽然李智云器重信任他们,但是并不打算一步到位,直接把国公爵位给他们。

  既定的封爵规矩,能不破坏,尽量不要破坏。

  更何况,日后他封太子,还能再给他们封赏,登基之后,还能封赏,并不会亏待他们。

  杜如晦和薛收也很懂,虽说只是县公,但他们却不甚在意。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大事已定,将来高官厚爵,绝不会少,何必争这一时的荣耀。

  “臣谢殿下厚恩。”两人捧圣旨而行礼。

  李智云扶起他们,笑着道:“你们二人乃是本王肱骨,一路走来多有依仗你们,这是你们应得的。”

  遥想当初,若无杜如晦和薛收为他筹谋,能不能走到这一步,还是两说。

  可以说,杜如晦和薛收的功劳,实至名归。

  圣旨中除却对他们的封爵,还有人事任命,这让杜如晦和薛收大喜过望。

  多年奋斗,而今终于到了开花结果收获的时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