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章 交还是不交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万不要答应。”

  “儿臣附议。”李世民道:“楚王所言有理,突厥欲窥我中原神鼎日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千万不可大意。”

  裴寂皱眉道:“两位殿下暂熄雷霆之怒,突厥野心,人所共知,只是此时大唐尚弱,万不能与突厥刀兵相见,否则只会便宜王世充之流。臣请陛下三思。”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文静反驳道:“处罗新近继位,突厥内部人心不定,未必就能全力南下。况且,始毕之子什钵苾未能继位突厥可汗之位,心中必然不满,处罗此时亦心有忌惮,是否全力南下,尚且两说。”

  “笑话!”裴寂冷哼,“大唐安危,岂能寄托于敌寇之手,刘相此言大谬!”

  刘文静大怒,质问裴寂,“难道裴相欲交出前隋宗室吗!”

  裴寂道:“若能以前隋宗室换取大唐北疆安宁,臣以为不是不可以。待他日,大唐兵强马壮,亦可提兵北上,剿灭余贼!”

  交,还是不交,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若是交出去,那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若是不交,那还是要承受相应的后果。总之,令李渊左右为难。

  裴寂主张交出宗室,刘文静主张不交。政事堂六相,剩下的窦威、窦抗、陈叔达,自然紧跟秦王脚步,态度一致,不交。

  而萧瑀则强烈反对交出前隋宗室。

  至于太子,态度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交的一方,虽然只有裴寂一人,但是他的理由很充分。只要交出去,突厥就没有理由对大唐出兵,这样大唐就能全心全意的统一天下。

  不交的一方,有窦威、窦抗、陈叔达、萧瑀、刘文静、楚王、秦王七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是理由比较苍白。而且,真的不交出前隋宗室的话,就要面对突厥的兵马威胁。

  这其中,刘文静是单纯的要反对裴寂。萧瑀则是因为和前隋宗室的关系而反对,并非是绝对为大唐社稷考虑。

  这个时候,李渊显然不在乎这些。他虽然生气,但是脑子还没昏头,他知道裴寂说的很对。

  大唐现在,还不能和突厥彻底撕破脸。

  但是这么多人反对,又让他心生迟疑。

  吵了好一会儿,没有结果。李渊只能暂时罢朝,决定回去好好的想想。

  但是,私底下,他又偷偷的找来裴寂商量。

  “你觉得,到底该不该交人?”

  “应该交人。”裴寂毫不犹豫的说,“各种利弊,方才武德殿上辩论,臣已尽述。”

  李渊沉默好一会儿,方才说道:“其实朕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么将人交出去,朕要如何向朝臣,向百姓交待呢?”

  老李还是顾及自己名声的。

  裴寂说道:“陛下放心,臣有一计,能得两全之美。”

  “快快道来。”

  “陛下,臣以为楚王说的没错,突厥要前隋宗室,就是为了复立前隋社稷。既然如此,陛下不妨将酅国公交给突厥人。”

  “杨侑?”李渊顿时蹙眉,“将杨侑交给突厥人,这不是给朕添麻烦吗!”

  杨侑退位后被降封酅国公,幽禁长安。李渊一直派人严密监视杨侑,就是担心杨侑会给他闹事。现在裴寂说要将杨侑交给突厥人,他怎么能不生气。

  “不,恰恰相反,这是为陛下解决麻烦。”裴寂说。

  “此言何意?”

  裴寂解释道:“杨侑在长安一日,前隋朝的残根便一日不能除尽,陛下也难以放下心。将杨侑交给突厥人,他们必会欣然接受,因为杨侑乃是杨广亲孙,最适合用来复立前隋。这样一来,突厥人必然不会再针对我朝,而陛下也能借突厥人之手,除掉杨侑。”

  闻言,李渊顿时安静下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