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不可畏手畏脚_贞观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此和太子翻脸吗?

  如此早的树立敌人,可不明智。尤其,对方还是东宫太子。

  杜如晦道:“大王不用担心,依旧保持距离即可,不友,但也不敌。”

  “若是如此,只怕他以为本王好欺负。”李智云冷笑,“有一就有二,这次他若是失败,下次肯定还会继续这么做。”

  说完,李智云有些懊悔道:“当时我就该找机会,向父皇请命出镇一方,如此也能保住军队,断不至于现在如此被动。”

  闻言,杜如晦一咬牙,说道:“大王,属下有一言,请大王静听。”

  “你说。”

  “属下以为,大王不该离开长安。”

  李智云转身,不解道:“为什么?眼下的情况你也看见了,本王在朝中力量孱弱,根本抵抗不了太子和秦王。继续留下来,迟早会失去一切。”

  “若大王出镇一方,那将再无机会问鼎轻重。”

  李智云一顿,问道:“什么意思?”

  杜如晦郑重道:“长安乃是大唐京畿,中枢所在,如若大王不能在长安经营,而是出镇一方,迟早会失去争夺的机会。因为地方永远不可能逆转中枢,大王在朝中无人,最后只能走上起兵一道。大王,你可有信心一路打回长安?”

  “就算大王真的能打回长安,关陇门阀,山东世家,他们可会诚心诚意奉大王为主?”

  “若无中枢重臣支持,朝廷如何运转?”

  “若无世家相助,天下何安?”

  “大王,你明白吗!”

  振聋发聩。

  李智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直以来,他只是在想着如何避开太子和秦王的争斗,却忘记了他自己的目的。

  一味退让,最后必然失败。

  而且,杜如晦发自内心的言论,直击要害,让他无从反驳。中枢不稳,走边疆路线,这是要以兵夺位。

  这种情况,放在五代十国倒是可行。但现在,隋末唐初,这是世家的天下。没有世家的支持,仅靠军队,他就算能得天下,那也撑不了太久。

  想到这里,李智云对着杜如晦躬身一礼。

  “请明公教我。”

  “不敢,大王快起来。”杜如晦扶起李智云,语重心长道:“大王,我知你心中所忧,但大王要走的路,注定如此崎岖坎坷。朝中无人,大王可以慢慢培养。政事堂无人,属下愿为大王筹谋。长安皇宫,亦非一日建成,大王,愚公移山,靠的就是毅力。一老叟尚且不惧巍峨大山,大王才华横溢,又有何可惧呢?”

  “东宫虽强,秦王府虽盛,若有压力,无外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机应变。大王若要登顶,将来所遇困难,只会比现在对付太子和秦王更加的凶险,大王岂能不在心中做好准备。”

  “譬如此番,大王亦能危中取利,化凶为盛,此乃历代雄主必经之路。大王若要避险,那就是属下这个谋士不合格,属下又有何颜面面对大王恩遇?”

  “请大王放心,属下定会竭尽所能,助大王一臂之力。万丈悬崖,粉身碎骨,属下亦愿为大王而行!”

  感动,喜悦,激动。

  “克明!”

  李智云一把抱住杜如晦,“有克明此言,纵使三皇复生,我也要一往无前!”

  他抱的很紧,这让杜如晦感动之余又有些气衰。

  “大王,属下喘不过气了。”

  闻言,李智云尴尬的松开他。

  “是我太激动了。”

  杜如晦轻轻摇头,笑着道:“是大王想明白了。”

  李智云心情大好,想明白一切,心中再无踌躇纠结。

  “现在,就看段志玄能不能实施我们的计划。”

  “大王放心,段将军素来聪颖,深知大王心意,他一定不会辜负大王的信重。”

  李智云重重点头,目光闪烁。

  既然早已决定入局,那就要全力以赴。

  畏手畏脚,可成不了大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