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五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鲁,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据传为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的十世孙。此说真伪尚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张鲁是五斗米道创教天师,张道陵之孙。因此,当其祖、其父相继去世后,张鲁便继承父祖之志,成为了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

  尽管其家族在巴蜀一带已经经营了三世,但却一直到了张鲁的这一代,张家才遇到了贵人,进而从一个零散的民间组织的教主,一跃成为割守一方的诸侯。而这位贵人,就是前益州牧刘焉。

  据史书记载,张鲁之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故而受邀常往来于刘焉的府邸。而张鲁也正是通过他母亲与刘焉家的关系,而得到刘焉的信任。

  初平二年,董卓被关中联军逼得迁都长安以避祸。董卓这一迁,汉室权威立刻坠地,早有不臣之心的刘焉,也蠢蠢欲动。他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涨修一并,带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并将其击杀。

  苏固为张修所杀后,张鲁立刻以张修擅杀朝廷明管的名义,并依靠五斗米道在巴蜀一带的巨大影响力,以及益州牧刘焉的默许,将张修杀死,并吞并了他的兵众,同时截断斜谷道。见益州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位于长安的汉庭自然不可能不闻不问,于是汉庭向益州派出了使者,但怎知,使者刚到汉中,便被张鲁依照刘焉的授意所杀。

  刘焉能够默许张鲁对汉中的独占,是因为刘焉的年代,汉庭余威犹存,而且汉庭就近在长安,故而他需要一个人,来作为益州的屏障,以抵御汉庭的直接责难或是攻击。

  但形势,在兴平元年,刘璋接替病逝的刘焉,成为益州牧之后,又悄然发生了改变。当时,一方面,董卓已死,关东群雄争立,关中则正经历李傕、郭汜之祸,谁也无暇西取益州。另一方面,刘璋年少气盛,这年轻人嘛,总是会不知天高地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因此刘璋一继位,便想收了张鲁的兵权,进而由自己直接掌控汉中。

  对于刘璋的要求,张鲁是自然不会同意的。但怎知,张鲁的拒绝却惹怒了刘璋,刘璋一怒之下,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然后,刘璋又遣其将庞羲等人攻张鲁,却多次为张鲁所破。

  见正面战场接连失利,刘璋便打算出奇制胜,他命庞羲为巴郡太守,统辖张鲁所部的编成地——巴郡,准备以张鲁部的家眷为威胁,以瓦解张鲁部的军心。但怎知,庞義却不是张鲁的对手,反被张鲁所破。就连巴郡,都被张鲁给占了去。

  占领了巴郡之后,张鲁便在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