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国之殇(三)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据太史令前年奏报,观得国皇星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火炬状。十余日方不见。占曰:‘国皇星为内乱,外内有兵丧。’果然,去年就有黄巾贼作乱于州郡。今年,边章、北宫伯玉等果然作乱于凉州。”

  朝会上,司徒崔烈当着一众朝臣的面,绘声绘色地进行着汉帝给他的“任务”。

  “前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占曰:为兵。今冀州余乱未平,我军主力却远在凉州,一旦关东有变,恐难相救。”

  “其次,凉州自光武皇帝起,兵乱不解,岁耗亿钱,而所得却不过万几。昔年国力强盛时,尚可支撑,但现在关东兵乱未息,赋役征发极为困难。若强行征发,恐关东再生事变。”

  “三者,三辅刚遭螟灾,收成大减。若不调粮以救,明年必有饥荒。但若调粮赈灾,六万大军的粮食便无有着落。”

  “因此,臣以为此时应放弃凉州,召回大军,以蓄养士民。”

  汉帝兴高采烈地听崔烈说完,刚想例行公事般地问一句:众爱卿意下如何?怎知,有人却比他的反应更快,崔烈话音未落,大殿最靠门口的地方,便传来一声怒吼:“斩司徒,天下乃安!”

  这声音,如同六月的惊雷一般,就连大殿横梁上积聚的灰尘都震落了不少,更别提崔烈听到这话后,有多惊悚了。

  “何人如此狂妄?”暴脾气的赵忠当即喝道,“且站出来!”

  班列末端,立有一人应声而出,大伙定睛一看,只见此人身长八尺,满脸怒容,正是议郎傅燮。

  立刻有尚书郎杨赞出班启奏道:“陛下,傅燮当庭辱骂大臣,有辱国体,是为不恭,当杖责三十,逐出京师。”

  “慢!”汉帝右手一举,“傅燮,为何出此狂言?”

  傅燮对着天子一揖,义正辞严道:“昔冒顿至逆也,樊哙为上将,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顾计当从与不耳,季布犹曰哙可斩也。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宗世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傅燮一席话,立刻勾起了大臣们对汉庭昔日荣光的记忆,当时就有不少人纷纷点头称是。更有一些想表现的,直接用不大也不小的声音重复起:“司徒当斩矣。”的话来。

  “拍”汉帝拍案而起:“傅议郎所言极是!凉州不可失!张父。”

  “臣在。”汉帝右手侧,张让身子一躬,低声道。

  汉帝抹了把几乎没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