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章 余震_我的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府在没有中央政府的命令下,以为商人讨公道为名擅自出兵青海,并把一省之主席害死。

  而有的报纸,则评论说即便马步芳有罪可并没有经过法庭的审判就不能定他的罪行,察哈尔政府在没有经过法庭审判的情况下就擅自把人害死此种行为是在践踏国家的法律。

  青年报则评论现在马步芳已死,而他的家人有的则是下落不明,察哈尔政府有责任把他们找回来好好安抚。

  华夏已故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先生当年就曾经说过,给对手的鼻子抹上白灰,是最易的取胜方法。

  华夏人人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与领袖欲,这种**来自对身份社会上层等级的向往,来自于对名声的渴望,还有潜在的帝王意识与救世主心理:即朕即天下,口含天宪,济世救民,责无旁贷,若真是救世主心里也好办,大慈大悲,大仁大勇。问题是还掺杂了小人的心理:自私,阴暗,武断,党同伐异,罗织罪名,钳制人心。

  因此,他们对自己没有能力打倒的伟大人物,就千方百计的抹黑对方,摸白对方的鼻子。最后借鉴舆论尽登顶峰

  是以这些天各个地方的报纸都借着这个机会大肆的批评察哈尔政府的此种行为。

  以上的种种评论都传到了远在赤塔的苏大长官的耳朵里,这让苏大长官拿下青海后本来挺高兴的情绪降温了不少。

  ‘我擦,哥们干掉了马步芳那可是为民除害啊,怎么一个个都指责起我来了呢?’

  有些小郁闷的苏大长官不由在办公室里对着白崇禧抱怨起来:“建生兄啊,你说我干掉了马步芳这个祸害,全国的报纸不夸我也就罢了,怎么都是一片指责声啊?”

  白崇禧坐在一张桌子旁,慢悠悠的品了口茶,才缓缓地说道:“谁让你坏了规矩呢?大凡咱们的国人都讲究一个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就象上次你夺下了宁夏,赶走了马鸿逵,把他的部队都赶去修了铁路,有没有人跳出来说你了呢?没有嘛可是你这次不但抢了马步芳的地盘,而且还把他给杀了,这可就是碰了那些大人物的底线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对你笔伐口诛的。”

  ‘哦这就是这个时代所谓的潜规则了吧。’明白过来的苏童不由得恍然大悟。

  ‘原来是哥们碰到了他们的痛处了,怪不得这么多人都对哥们说三道四的,现在哥们要怎么才能化解这个这件事呢?虽然哥们不怕这个,可这对形象终归是不好的嘛。’苏童想了半天把心一横,心道‘你们会摸白灰,哥们难道就不会摸白灰了吗?’

  过了几天,察哈尔政府的喉舌,察哈尔日报上率先披露了马步芳的种种罪行:什么欺男霸女、杀人放火、侵占平民土地等等其中有一起霸占亲侄女的罪行最为人瞩目。起因是马步芳的五姨太马月兰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