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五十五 远征军(三)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而如今自己既然来了,那么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就不可以再一次的荒废到清朝末期,一定要现在就开始使用,虽然东北天寒地动,但是长期的荒废和自然力的施加,使得东北大地所独有的黑土地异常的肥沃,即使一年只能种植一次,也是可以丰收的。

  像大豆之类的如今用来制作豆制品和酱油的原料,还有一些油料作物,都可以放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并且因为如今土地的利用率不高,油料作物的种植和产出始终无法增长,黑土地一旦使用上,那可就有好处了。

  按照如今的趋势,应该也要往东北黑土地上迁移至少一百万的民众才可以,那里是一片巨大的宝藏所在地,虽然冷,但是只要发展起来,其富庶的程度不会弱于江南的鱼米之乡,黑土地一点儿都不比稻米地要差。

  而且东北的可耕种面积可是很高的,比起如今的关中和华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也算得上是天府之国,这就等于又一个中原之地,原先的地图上,大唐的版图仅仅只占据了东北大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根本不能体现出松花江嫩江流域的肥美,那么好的一块土地,一定要提早让汉人占据,可不能便宜了其他人。

  原本设计的很好,不过在贞观十年的十月中旬,苏宁接到了来自于长安城的李二陛下的信件,而信件的内容让苏宁大吃一惊。

  内容居然是来自于西域更西边的极西之地的一个叫做波斯的国家的求援,根据史官的查询,一百多年前将近两百年前的样子,当时的北魏朝廷曾经和这个国家有过很友好的来往,也有过比较好的交情,这个国家给当时的北魏朝廷的感受是很不错的。

  根据记载,这个国家建立至今已经有四百余年了,而如今,他们正在遭受一群名叫阿拉伯人的进攻,这些阿拉伯人的进攻非常猛烈,这个古老的波斯国已经承受不住他们的迅猛进攻了,所以在大唐消灭西域之时西域诸国发去的求援文书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派了使臣希望可以得到大唐在军队上的支援,重现当初的友好关系。

  苏宁拍了拍脑袋瓜子,终于想起来这就是另一个时空中大唐帝国史书所记载的白衣大食与黑衣大食之争,也就是古老波斯萨珊王朝和新兴的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战争,不过苏宁对这个翻译还是很感兴趣的,原先的记忆中明明是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怎么到了现在居然就翻译为波斯和阿拉伯呢?难道又是因为蝴蝶效应?

  而且原来的历史中萨珊王朝的末代君主的确是向中国求援了,在西元六百六十一年,萨珊王朝末代君主的儿子还逃到了长安城请求唐高宗李治的帮助,当时的大唐当然没有尽全力,只是象征性的护送他回到故土,然后建立了一个波斯都护府,两年之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